北疆博物院,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旧石器考古学之父的遗产。这座在天津外

平松看过去 2024-09-03 21:04:59

北疆博物院,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旧石器考古学之父的遗产。

这座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院内的博物院,由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地质古生物学家、天主教神甫桑志华于1914年创建,是国内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老馆,堪称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1912年,桑志华得知中国北方的科考工作还没有开展,于是就打算远渡重洋,对中国北方的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矿物等进行广泛的发掘和研究,并且筹建一座博物馆来研究和展示这些成果。之后的25年间,桑志华的踪迹遍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采集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动物、植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等20余万件,行程达5万公里,并创立了中国的旧石器考古学。桑志华还从法国请来了一些重要的地质考古学家,如德日进等人,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考古学体系。在这些法国学者带领下,一批中国年轻学者成长起来,贾兰坡等后来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杨钟健成了地质古生物学的泰斗。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没人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桑志华1915年7月7日在日记中写下这段话:

“人们想象不到,我采集草本植物不是为了制药,收集动物皮张更不是为了制作皮衣,搜集昆虫也并不是为了赚钱,仅仅是为了观赏和研究,我最大的愿望是能让他们理解这是为了学校的教育。”“我坚持的一贯原则是,所有被发现的这些世上仅有的古生物文物必须要留在发现地。”

正如他所言,桑志华1938年离开中国的时候,只是拎走了一个小皮箱,身后留下了一座内容丰富的博物馆。

#谢田的环球足迹#

0 阅读:14
平松看过去

平松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