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张译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在后台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只蝴蝶飞到了张译的衣服上停留了5分钟,后来又飞到了张译的蝴蝶结上引发了台下媒体的惊呼,大家纷纷说道:“是她回来了。”
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张译和女孩的命运,彼时的张译,正如往常一般投入话剧的排练中,丝毫没有预料到这一切的发生。
当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时,剧团的排练室里还回荡着演员们的台词声。
张译急忙接起电话,听到女孩出了车祸的消息,他的身体仿佛被石化了一般僵住了,手中的剧本掉落在地,砸出一声轻微的响动。
张译匆匆赶往医院,一路上神情紧绷,四周的喧嚣仿佛都离他而去,只剩下耳边那焦急的呼吸声。当他赶到医院,女孩的父母已经守候在急诊室门外,脸色苍白。
女孩的母亲眼眶红肿,似乎刚刚哭过。女孩的父亲低头坐在长椅上,双手紧握成拳。医生从急诊室出来,脸上的神情透露出无奈和疲惫。
他简单告知了女孩的情况车祸导致脑部重创,女孩陷入昏迷,已被确诊为植物人。
张译走进病房,看到女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身体上连着呼吸机和各种医疗设备,急促的机械声音在房间内不停回响。
女孩的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显得如此脆弱。张译走到床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那只曾经温暖有力的手掌此刻冰冷僵硬,仿佛失去了生命的热度。
张译低声呼唤女孩的名字,期盼着奇迹能够发生。他俯下身,靠近女孩的耳边,轻轻地说:“我是张译,你能听见我吗?睁开眼睛看看我,好吗?”一片寂静中,女孩依然没有反应。
张译继续低声说着话,突然,他注意到女孩的眼角,那里出现了一滴晶莹的泪水,顺着她的脸庞缓缓滑下。张译愣住了,女孩的父母见状也冲到床边,母亲忍不住失声痛哭,而父亲则默默流泪。
大家以为这可能是女孩苏醒的征兆,但现实却无情得令人心碎。女孩依然昏迷不醒,那滴泪仿佛是她与外界最后的联系,转瞬间又回归沉寂。
医生解释道,植物人的泪腺依然能够自动分泌泪水,这并不代表女孩有意识。尽管如此,这一瞬间仿佛成为了张译坚持下去的动力。
女孩的父母试图接受这一现实,他们多次劝张译:“你还年轻,应该继续自己的生活。”但张译没有回答,他只是默默坐在病床旁,将女孩的手轻轻握住,温柔地替她掖好被角。
接下来的十年,女孩一直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而张译也一直在她的身边陪伴着。
每当工作不忙的时候,张译都会来到医院,坐在女孩床边,轻声讲述着自己最近的工作和生活。
他时常带着最新的剧本,念给女孩听:“这次的角色很有挑战性,我要演一个父亲,你一定会喜欢这个故事的。”
在医院的病房里,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斜照进来,洒在女孩的脸上,给她苍白的面容添了一抹柔和的光辉。
张译总是细心地帮她调整好姿势,时不时会为她换上新的床边鲜花,虽然女孩无法回应他,但张译依旧坚持着。他相信,这份陪伴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或许她在另一个世界里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每次他离开医院前,都会轻声说道:“我下次再来看你。”他不曾知道下一次何时会来,但他坚信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来陪伴她。
女孩的父母逐渐对张译改观,起初对他的怀疑和反对已经转变成了理解和感激。他们感慨张译的执着,也渐渐接受了他的存在。
无论是在医院的走廊还是在病房外,他们经常会与张译讨论女孩的治疗方案,张译则默默配合,表达着他对女孩的关注。
命运最终没有眷顾这段感情,2014年,女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这时,张译正在国外拍戏,拍摄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让他几乎无法喘息。
就在这时,女孩的母亲打来了电话,声音低沉而疲惫:“她走了。”张译一时无言,他无法立刻赶回国内,工作和时间的限制让他错过了女孩的葬礼。
这成为了张译一生的遗憾,无法亲自送女孩最后一程,无法为她做最后的告别。
这段感情并未随着女孩的离世而彻底消逝,2015年,张译凭借电影《亲爱的》荣获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手中握着沉甸甸的奖杯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张译面带微笑,礼貌地感谢着每一个人。
他的成就来之不易,台上短短几分钟的荣耀,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果。
当张译走到后台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只金色的蝴蝶突然从空中飞来,轻盈地停在了他的衣服上。
这一幕让整个现场安静了下来,所有的记者都注视着这只蝴蝶,它静静地停留在那里,没有一丝波动。
张译依然保持着冷静,继续回答着记者的提问,但他的目光始终不时扫向那只蝴蝶。
五分钟后,蝴蝶突然展开翅膀,缓缓飞起,落在了张译的蝴蝶结上。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不已,记者们纷纷惊呼:“是她回来了!”这一瞬间,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无法解释的神秘氛围。蝴蝶静静地停留在张译的蝴蝶结上,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信息。
张译没有多言,他微微抬头,看向了远处的天际,似乎在寻找什么。当蝴蝶最终飞离时,张译依然目送着它远去,四周的喧嚣仿佛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