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象调理有妙招,疏肝补阳活血湿,一步到位" 患者虽然被诊断为脾肾阳虚、寒湿严重,但传统方剂如附子理中丸和参苓白术散的使用并未带来显著效果,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调整治疗策略。 分析原因 忽视肝郁与血瘀:舌象显示肝脾不和,存在肝郁脾虚及血瘀的问题。单纯补阳化湿而不顾及肝的疏泄功能和血液的流畅性,会导致治疗效果受限。 药物吸收问题:肝郁持续克制脾脏,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进而降低药物的吸收效率。同时,血瘀也阻碍了药物在体内的有效分布,使得补阳药物难以充分作用于肾脏。 调整治疗策略 疏肝理气:首先,应使用如四逆二陈汤之类的方剂来疏肝理气、和胃化浊。这有助于改善肝脾关系,增强脾的运化能力,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活血通络:在疏肝理气之后,采用补阳还五汤等方剂进行温阳、活血通络的治疗。这一步对于改善体内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和分布至关重要。 专门补肾阳:在肝脾调和、血液流畅的基础上,再专门针对肾阳进行补益。此时,药物能够更有效地被吸收并送达肾脏,从而发挥补肾阳的作用。 注意事项 综合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情志、饮食、作息等方面的调整。 动态观察: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舌象、脉象及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个性化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通过以上策略的调整,相信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患者脾肾阳虚、寒湿严重的问题,恢复其身体健康。 #脾胃##中医##舌诊#
"舌象调理有妙招,疏肝补阳活血湿,一步到位" 患者虽然被诊断为脾肾阳虚、寒湿严重
薛西林说知识
2024-09-30 11:04:4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