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二号人物史思明被亲儿子反杀,他的人生有多悲催?(二)反复无常...

巧凡说过去 2024-10-13 12:34:12
安史之乱二号人物史思明被亲儿子反杀,他的人生有多悲催?(二) 反复无常,奸猾狡诈 安禄山被亲儿子弑杀之后,不想受安庆绪节制的史思明,经过一番考量之后,最终做出了降唐的决定。 此后,史思明被唐肃宗册封为归义王,命其率军归守范阳,而他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范阳节度使。 而远在洛阳的安庆绪,则因为屡屡战败而不得不退出洛阳,率部逃往邺城。公元759年,安庆绪被部将史思明所杀,继而史思明也成功夺取了权力。 史思明和安禄山都是辽宁朝阳人,二人不仅是如假包换的同乡,而且还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不过二人都曾有过一段不光彩的人生经历。 尤其是擅长骗术的史思明,更是一路骗到了建元立国。当然,身为唐朝的叛将,相比于安禄山而言,史思明更具备奸猾小人的所有特征。 史思明是突厥人,自幼因家庭贫困,所以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为此他的身材十分瘦削。成年之后,长成了“鸢肩驼背,凸目侧鼻”的模样。 这个比安禄山大一天的人,也是一个性情急躁、异常狡猾之人。历史上的史思明,由于嗜赌成性,所以欠下了一大笔赌债。 为了躲债他不得不逃往奚部,但还没等抵达目的地就被抓了。当时,奚部士兵打算将其一杀了之,但史思明为了活命,居然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他对奚部人说:“我是大唐使者,你们考虑过杀掉我的后果吗?带我去见你们的大王,我有要事相告。” 结果,在史思明的自导自演之下,奚部的王还真相信他了,甚至还派遣一名将军将其送回唐朝。但史思明却在中途,逃往平卢军使裴休子之处,让他派兵把奚部将军抓获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史思明可谓屡试不爽,这个善于投机的狡猾分子,最终一步步地成为了安禄山的心腹,但二人之间其实也有隔阂。 这也是后来史思明在安禄山死后,执意抢夺权力并杀掉安庆绪的症结所在。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前有李猪儿后有史思明。 佯装归顺,二度叛唐 史思明表面上归顺唐军,实则背地里一直有自己的打算。期间,他曾多次和叛军联合,并不断招兵买马,妄图杀一个回马枪。 后来,史思明的做法引起了唐肃宗的警觉,并派遣乌承恩对其进行密切监视。但奸诈的史思明,却早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此后,他先下手为强斩杀了乌承恩,旋即便二度背叛了唐朝。但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他的下场和安禄山一样,被儿子史朝义害死。

0 阅读:2
巧凡说过去

巧凡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