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往事之三大致上看,从2013年到2017年的4年时间对轰-6部队来说是非常关

千斩刀 2024-10-15 18:46:07

空军往事之三

大致上看,从2013年到2017年的4年时间对轰-6部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战略转型期”,也就是从“空地打击”转向“海空打击”。在这期间起到发令枪作用的,是空军轰炸航空兵部队开始接收首款现代化反舰武器——鹰击-12超音速导弹。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说一件轶事,某轰-6K部队在接收鹰击-12导弹后进行第一次挂载训练时,地勤人员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才给挂上。要知道当时部队要求轰-6K从接到命令到起飞升空的时间仅为XX分钟。

因为海军轰炸航空兵先一步装备了鹰击-12,所以该部队迅速组织人员到海军相关场站驻场学习取经,不光学怎么挂弹,还学怎么进行远海战斗飞行。该部地勤人员小周当时(并非现在,大概六七年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经过X个月的勤学苦练,他们很快做到能够在XX分钟内完成2枚鹰击-12、2具电战吊舱挂载,以及足够轰-6K从驻地直飞南海执行巡航任务的油料。

在和该部地勤人员的交谈中,能够深切感受到空军轰炸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跨越式提升,也与后勤保障装备和体制的快速更新有很大关系。比如小周就介绍,以前轰-6K要到南海、西太执行任务的话,得先飞到一线机场临时驻训,而且各种地面保障装备也得跟着去,这一来一回就太耗时间了。后来随着保障装备和体制机制的更新换代,该部轰炸机已可以从驻地起飞直接赴南海、西太等远海执行多样化任务。

该部飞行员小张的感受则更直接,他表示如今哪怕驾机飞行在黄岩岛、菲律宾海上空,哪怕目视距离内看不到一架我方护航战机,但心里都非常踏实,因为“体系的力量随时在发挥作用”,包括天基、空基、海面、水下各种指控打击平台,都由数据链或其他手段链接成网。一旦有突发情况需要处置或支援,我方其他兵力“旦夕而至”。

小张等飞行员的讲述还小小地“颠覆”了一下我以往的认知,他们说与F/A-18E/F、F-15J、F-16、IDF等战机都面对面“交流”过,如果要说“不专业、危险驾驶”程度谁最甚的话,蛙岛伪军F-16、IDF并列第一,F-15J排第二,F/A-18E/F派最后,算是“最讲究”的了。(注:配图来自网络,与内文无直接关联)

0 阅读:2
千斩刀

千斩刀

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