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捡回一只蜗牛,准备做宠物,发现是入侵物种。』
这天在一家酒店吃完晚餐,我们一起散步回家。刚下过雨,崽在酒店门口捡了一只大蜗牛,约有他半个手掌大。他兴奋地找酒店前台要了一个纸袋装起来,带回家放在花盆里。
一晚上,崽看了那蜗牛几十遍,对小东西嘘寒问暖,又兴奋地搜索视频学习蜗牛习性;一会又担心阳台上的鸽子对新邻居不友善。最后,那生性不喜欢过度注意力的家伙,遂躲到了花枝阴影里。
崽还给蜗牛起了名字:“仙则明”。畅想着未来做作业之余,带仙则明去公寓花园散步,他可以躺在长椅上,遛蜗牛。
我把这事po在围脖上,有个读者提醒:“不会是非洲大蜗牛吧?很大,棕色条纹壳,是外来物种,这几年国内很多。有毒!!它的粘液含有寄生虫,可致脑膜炎!”
我定睛一看——妈呀,一模一样:可不就是非洲大蜗牛!在庆幸昨晚回家仔细洗手了之后,三人小心翼翼地寻求多种方案,最后,勇敢的龙棒喵戴上塑料手套,逮捕了“仙则明”。
我又想起上次,崽从芒特拉维利亚海滩捡回贝壳,发现了住在里面的一只寄居蟹。我建议他放生到花园。崽果断拒绝,说是这小不点需要生活在海水环境,花园小湖是淡水。
最后我们终于达成共识——把寄居蟹交给了物业办公室的叔叔,请他代为处理。
#斯里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