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叶长庚回忆爬玉龙雪山】红六军团准备翻越玉龙雪山,叶长庚却患着严重的肺结

海天历史 2024-11-02 09:02:19

【开国少将叶长庚回忆爬玉龙雪山】红六军团准备翻越玉龙雪山,叶长庚却患着严重的肺结核病,身体极度虚弱。 王震政委来看他,显得心事重重, 难以开口。王震语重心长地说:“长庚同志,明天一早,部队就要翻越大雪山。这座雪山,上山四十里,下山七十里。山上空气稀薄,积雪覆盖,行走很困难。” “刚才,军团党委开会研究,决定将重病号寄养在老百姓家里。我和肖克同志经过反复考虑,认为你身体太弱,确实难以爬过雪山。” “打算给你留下一名通信员,一名马夫,一匹马和一百块银元,你找个地方养好病,再北上去找红军。” 叶长庚一听急了,忙说:“不,我不同意,说什么我也不离开部队!政委,你还不了解我吗?我生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就是爬,我也要跟上部队,我不会连累你们的。” 王震同志为难地摇了摇头,“我们也反复考虑了你的情况,你是红军的一位师长,不是一般士兵,按说,不应该把你留下,我们的心里也很难过,也舍不得离开你。” “可组织上实在是照顾不了,没有别的法子。长庚同志,你是一名党员,要体谅组织现在的难处啊!” 叶长庚又难过,又委屈,伏在枕头上哭起来……第二天清早,大部队就出发了。叶长庚来到村头,怀着依依难舍的心情,为战友们送行。 红军大部队翻过雪山以后,叶长庚带着通信员、马夫,在老百姓家里住了两天。他心里堵得慌,决心一定要走,任凭困难再大,也要赶上队伍,就是死在雪山上,也心甘情愿。 叶长庚去找村子里的一位老中医,他对老中医说,他要过雪山。老中医仔细看了一下他的脸色,看看舌苔,摸摸脉,连连摇头说:“使不得,使不得,你脸色气质不好,像是久病未愈。” “山上常年冰雪覆盖,寒气袭人,空气稀薄,还有一个地段地下有湿气,人要是一停脚,就会被湿气吸住,再也别想挪动,就得乖乖地死在那里。年轻的时候,这雪山顶我上去过一次,差点回不来。” 叶长庚问:“你当年是怎样上去的?”老中医说:“上山前,我带了茶叶、辣椒,边吃边嚼,驱寒提神。我还带了几块西洋参,含在嘴里,山上空气稀薄,胸闷气喘,西洋参可以帮助吸气。” 叶长庚又问了上山下山的道路,按照所述画了张雪山草图,他拿出70块银元,买了两斤西洋参,老中医又送给他一包茶叶和一串红辣椒。 当天晚上,叶长庚和通信员小马、马夫老杨筹备好干粮,整理好行装,第二天天还没放亮,他们就出发了。 开始登山时,山路两旁还长着树木荒草。越往上走,草木渐渐稀少,地上覆盖着一片片积雪,爬到半山坡时,草木已经绝迹,满目所见,是一片皑皑白雪。 他们每人折了根棍子拄着,沿着部队翻山留下的足迹,一股劲往上爬,可是走了不到一里路,雪地上的足迹就被狂风卷起的大雪盖没了。 寒风尖厉地呼啸着,夹着一团团雪粒,扑面而来,打得人睁不开眼睛,天空混沌一片,几米外什么也看不清,互相说话要对着耳朵大声喊叫才能听得见。 积雪越来越深,一脚踏上去就陷进一尺多深。空气也越来越稀薄,大口大口喘气,胸部仍然感到闷得慌。 忽然,叶长庚滑进了一个三米多深的大雪坑,被埋在了积雪里。过了一会,他的头脑开始清醒了,强烈的求生欲望在驱使着他手刨脚蹬,往周围扒拉积雪。 叶长庚听到小马喊:“师长……我们想法子……救你……”上面透出一道光亮的洞口,小马被老杨用连接起的绑腿绳子吊着,沿着坑壁慢慢放下来。 老杨、小马一齐用力把叶长庚推拉上去,三个人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紧紧地抱在一起。越近山顶,山势越陡,他们弯腰躬背,吃力地往上爬,嘴都快要啃到雪地上了。 走着走着,小马的脚步越来越慢,身体摇摇晃晃,脚下轻飘飘地像在腾云驾雾一般。好不容易登上山顶,小马身子一歪,一头栽倒在雪地上。 他们发现山坳里有一个小棚子,便清除了积雪,把雨衣捆在竹子遮风挡雪,地上铺上一条毯子,把小马挪到上面,给他盖上一件破大衣。 天色渐渐暗下来,风雪又一阵阵紧起来,他们只有在山顶过夜了。每人除了一身破旧的棉衣,再就是破麻袋片,光羊皮袄,稻草绳,凡是能暖和身子的东西,都披挂上了。 老杨劈了一些竹片子,生起一堆火,驱散身上的寒气,三人互相偎依在一起。天亮后,发现小马已经牺牲了,他俩只能在山顶上挖了个雪坑安葬小马,小马是江西兴国人。 他俩走了大半天,总算下了雪山,接着又紧走了一天,在东乡的一个喇嘛庙,追赶上了红军大部队。 王震见到叶长庚,高兴地上前抱住他问:“你们是怎么过来的呀?”叶长庚把翻越雪山的经过向他汇报了一番,特地讲到小马的牺牲。 王震心情沉重地说:“长征路上,我们牺牲了许多好同志,等将来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要在这路途上,为他们竖立纪念碑,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光辉业绩!” 1955年授衔授勋时,虽然仅授予叶长庚少将军衔,但他获得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证明叶长庚在三个革命历史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在1614名开国将帅当中,获得三枚一级勋章者仅有143人。

0 阅读:33
海天历史

海天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