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硬地原创音乐榜”,公布了“未来的经典——2020年代至今华语原创专辑

璨珲地 2024-12-05 13:25:21

网易云音乐“硬地原创音乐榜”,公布了“未来的经典——2020年代至今华语原创专辑50佳”,作为“硬地原创音乐榜”创办以来一直参与的评审,有幸参与其中并投了票,也在这个过程中,回顾了这五年华语独立原创音乐的历史。

其实这些年关于华语乐坛已死的论调也是层出不穷,但看看“未来的经典”里的那些唱片,就足以让这种论调先死了。这五十张专辑,当然不能涵盖过去五年华语原创音乐的全部,但足以形成一个时代坐标。

看这五十张专辑,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即使最深耕华语原创音乐的听友、歌迷,都很难说对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烂熟于胸,而我当时在甄选这五十佳专辑时,也是补了不少之前没怎么听、甚至从来没听过的唱片。

这也说明如今的华语原创音乐,确实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个体表达的时代。不同的语调、不同的风格,也让音乐和聆听变得越来越分众化。

像“未来的经典”里的五十张专辑里,就包括了民谣、说唱、摇滚等很多垂直风格的作品,并且同样的垂类风格之下,还有不同的细分。就像张玮玮的《沙木黎》就属于电子化的实验民谣,而毛不易的《小王》则无疑可以归类为偏流行城市民谣。

比起曾经主流与非主流的壁垒,其实现在原创音乐这个词也已经越来越中性化,其核心点只在于是不是优质的原创本身。像这五十张专辑里的毛不易、华晨宇、TIA袁娅维和吴青峰等,就是活跃在主流舞台,也时常出现在一些音综节目的主流明星。而其他像许钧、黄宣、“声音玩具”、Matt吕彦良等等,虽然是Indie音乐人和乐队,但其实也会出现在一些音综节目里,主流与非主流,流行与另类的边界,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已经完全被打破了。

而五十佳专辑里,也包括了裘德的《最后的水族馆》。裘德可以说是“网易音乐人”创办十年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流量与数据及推送和算法的时代,像“网易音乐人”这样的平台,其实也是给华语原创音乐,在数字化的缝隙准备了一片绿洲。数字音乐平台用手工的方式扶持独立音乐人,听起来很不互联网,却又非常戳中音乐的内核。大数据终究不是互联网的全部,更不是音乐的全部,而也正是因为有了“网易音乐人”这样的平台,才让裘德这样的独立音乐人可以逐渐成长,最后成为人见人爱、人听人夸的模样。

今年也是“硬地原创音乐榜”创办的第五年,从2019年到今年,我作为评审之一,也是每个月都不间断地参与了所有的月度榜单评审工作。没有什么资源互换、利益输送,几十个评委每个月通过人工筛选的海选名单,选出各自心目中各个维度的月度最佳,一切又回到了单纯听歌、纯粹点赞的时代,用Indie的方式面对Indie的音乐。

也许就像这个五十张唱片目录一样,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五十张唱片之外也必有遗珠,但这五十张唱片本身,却一定是过去五年华语原创音乐最优秀的唱片里的之五十,一定会是未来的经典。

0 阅读:16
璨珲地

璨珲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