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退休工资的高低主要是由在职时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的多少决定。而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多少,与工龄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完全由工龄的长短来决定。 说到退休工资,首先要记住两个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是2014年9月。在2014年9月以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的职工是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金这个概念的,其退休工资主要是由退休时的工资收入情况和工龄的长短来计算的。也就是说退休的时候,工资越高、工龄越长,那么退休工资就越高。在这个时候,工龄的长短所起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计算系数和工龄息息相关。比如工龄30年以上,可能是按在职时的80%计算,然后每增加一年,比例就会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到了35年、40年等节点,比例更是有较多的提高。所以,在这个时候,工龄确实会直接决定退休工资的高低。比如,两个人退休时的级别差不多,工资差不多,但一个是35年的工龄,一个是40年的工龄,那40年工龄的,显然要比35年的退休工资高好几个百分点。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2024年的9月。就是在2014年实现养老金并轨以后,这中间10年是一个过渡期。在过度期内,单位职工的退休工资主要还是按照以前的办法计算,相对参考一下养老金缴纳的情况。在这个阶段,基本上还是和以前差不多。工龄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 到了2024年9月以后,就完全实现养老金并轨了,也就是完全按照职工所缴纳养老保险的多少来计算退休工资了。201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就不用说了,就是按照每年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进行累计计算。2014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呢,以前没有明确缴纳了多少养老金,是按照视同缴纳来计算2014年9月以前的养老保险金数额,然后再加上后面实际所缴纳的,就是所缴纳的费用总和。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退休工资的多少和退休时的工资情况以及工龄的长短已经没有了直接的关系,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总数额多,退休工资就高,总数额少,退休工资就低。 当然,养老保险缴纳的总金额,还是和在职时的工资收入情况以及工龄长短是有关系的。在职时提拔的越快,职务越高,那么每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就越多,总数额也就越多。同样,工龄越长,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时间也就越长,总数额当然也就越多。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退休,工龄的长短对退休工资的影响不如以前那么直接和明显,但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肯定是工龄越长,退休金越是会高一些。 打个比方,老张和老王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老张进步快,在职时一直比老王的级别高,到后来老王的级别也调上来了,退休的时候两个人级别一样,工龄一样。如果,按过去2024年以前的计算方法,两个人的退休工资应该差不了多少;如果按照2024年9月以后的计算方式、那么老张的退休工资要比老王高不少,因为他养老保险缴纳的比老王多。 所以,从现在的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来看,要想退休工资高,就得抓紧一切机会提升级别,增加工资档次,能早点提拔就早点,能提多少就争取往上去提,这样在职时级别高、工资高,退休时的养老金就会高。而不是单纯的看工龄长短了。当然,在同等的条件下,工龄能长一些,也能提升一点退休工资,但提升相当有限。
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退休工资的高低主要是由在职时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的
职场熙熙攘攘
2024-12-08 01:24:35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