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美军为了打下一个阵地,动用飞机大炮,打了7天7夜,却怎么也打不下,还以为有重兵把守,谁知上面只有一个志愿军。 1953年,朝鲜半岛那边,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炮火连天。那年头,抗美援朝正到了最要紧的关头,也是定输赢的一年。那时候有句话说得好:“战争啊,就像是块试金石,能试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骨气来。”这话听起来沉甸甸的,可说的是大实话。 无数个黑夜和白昼交替,数不清的年轻士兵,他们用自己的命和血,拼出了一个个让人永远忘不了的故事。 到了7月13号那天,金城战役的枪炮声响了,这可是场决定朝鲜半岛命运的大战,重要得不能再重要了。对咱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说,这仗不光是要打退敌人,更是要亮出咱们中国军队的胆子和勇气。 在这场大战里头,有个地方特别关键,就是黑云吐岭那个高地。它就在金城的南边,位置太重要了,要是能拿下来,那就像是把刀插进了敌人的心窝子,还能断了他们的后路。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个叫赖永泽的志愿军战士,他成了这场大戏里的一个重要角色。 赖永泽是四川人,小伙子跟着部队去了朝鲜,是第一批抗美援朝的勇士。不过,他在朝鲜那三年,主要干的是修工事、运东西的活儿,一直没机会上战场。 但他心里头那个急啊,天天想着能亲自上阵,为保卫国家出一份力。1953年7月17号,战事越打越凶,赖永泽他们五班接到了一个硬任务——去支援黑云吐岭。 出发前,排长特地叮嘱:“不管咋样,你们都得守住阵地,等到咱们大部队来。”赖永泽一听,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说:“人在,阵地就在!”这不仅是给排长的保证,也是他给自己的决心。 黑云吐岭那地方,关键得很,但工事还没建好,枪炮弹药也不够。敌人一来,赖永泽就带着兄弟们拼了命地打。他头脑清醒,把人和弹药都安排得妥妥的,每颗子弹都打得准准的。几场硬仗下来,虽然打退了敌人,但兄弟们也牺牲了不少。 战斗越打越激烈,赖永泽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最后,当美军又一次发起猛攻时,赖永泽发现整个阵地上就剩他一个人了。但他没怕,拿起枪就继续打。 他还聪明地用手榴弹和石头,又打退了敌人,还省下了不少子弹。赖永泽一个人硬撑了七天七夜,他打死了好几百个敌人,为我们拿下金城争取了超重要的时间。 这七天里,他得一边对付敌人的猛攻,还得忍饥挨饿,累得不行。但他就是不肯放弃,一直守在那儿,直到我们的大军赶到,才赢了这场仗。 到24号那天,志愿军的援军终于赶到黑云吐岭,把剩下的敌人全消灭了。战友们找到赖永泽时,他已经累得站不住了,但眼睛里还是透着股子坚强。赖永泽一个人守了七天七夜的事,立马就在前线传开了,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这仗打得太不容易了,赖永泽不光是胆子大、有毅力,更重要的是,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担当。 打完仗后,赖永泽被记了大功,还得了“孤独英雄”的荣誉称号。朝鲜政府也给他发了奖章,感谢他在战场上那么勇敢,不怕牺牲。 赖永泽的故事不仅让当时的士兵们受到了鼓舞,也成了后来人的好榜样。赖永泽的传奇,讲的不仅是英雄一人的英勇,更是那股子精神的接力传递。 想当年,炮火连天,每个志愿军战士都是咱们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活招牌。赖永泽守在那阵地,七天七夜不眨眼,那不只是他一个人的硬气,更是大伙儿心往一处使,信念比铁还硬的写照。 现在咱们提起这段往事,不光是为了缅怀那些为和平拼了命的英雄,更是想从里头挖点劲儿,提醒自己别忘了为啥出发,继续往前奔。 和平日子里,咱不用上战场拼刺刀,但每个人在自个儿的位置上,都得有那股子不怕难、敢挑担子的劲儿,一块儿为中国梦添砖加瓦,让它早点儿照进现实。
1953年,美军为了打下一个阵地,动用飞机大炮,打了7天7夜,却怎么也打不下,还
哈哈酱子
2024-12-11 21:26:23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