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女性角色
不可否认,每位导演对《色戒》的诠释都独具匠心。
最近,我沉浸在《色戒》中。
此过程让我深切感受到每个角色的坚定、鲁莽、恐惧与不恐惧的瞬间。在影片结尾,我不禁思索王佳芝是否有第二种选择。面对易先生已将信任与生命托付于她之时,她若坦诚相告,两人的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
我认为她不会。因为王佳芝从未追求过自己的圆满结局;她心中只有民族大义与对易先生的感情—要么杀了他,要么救了他。
或许是我思维狭隘,总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结局更好一些。
感谢导演选角用心,让每个演员赋予角色生命,每一幕都极致动人,呈现出绝妙的视觉体验。导演也花费心血塑造了这位伟大而悲惨的女性,隐秘而透彻地传达出他对角色的理解。最后,导演让易先生在王佳芝房中驻足回首,表达了对她那份温柔的体恤。
这样的电影,怎能不彰显女性的伟大与正义?影片早已用每一帧尊重女性,令人感动,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
我无法共情某些试图为女性发声的作品,它们让我想起美国“黑人平权”运动中的某段话:一位黑人表示,大家高喊肤色平等,却无人修好社区门口故障的锁。他羡慕中国人无需怀疑自身来处,无需证明存在,然而他们却需不断为平等而争辩。
《色戒》没有刻意伸张大义,却赋予每个人大义与小义;从未批评任何角色,却以真实的刻画让观众见到完整的人物;没有声称王佳芝多么伟大,却ji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现一位平凡女性的成长之路。
这才是电影艺术,包容且伟大。任何观众都可以找寻自己的情感共鸣。
相比之下,我很难理解去年那部以“女性独立”为主题的电影为何受到如此多的追捧。尽管艺术的理解因人而异,我惊讶于大家对这种趋势的认同。自以为是的台词与对立的男性角色,揭示了一种傲慢的本质,这可能会反映到每一个观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