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一寡妇的右手忽然不能动,她找叶天士帮忙医治。谁知,叶天士却把她的左手捆住,大骂她是荡妇,还伸手抓向她的裤腰带…… 叶天士,出身于一个医术世家,自幼便沐浴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祖父叶紫帆,以医德高尚和孝顺闻名,树立了家族的崇高形象。其父亲叶阳生,医术精湛,博览群书,尤爱饮酒赋诗与收藏古文物,进一步丰富了家庭的文化底蕴。表兄汪五符及其子叶奕章、叶龙章、侄子叶大椿等皆为医生,形成了一个代代相传的医学世家。这样的家庭背景,为叶天士的成长和学术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叶天士自幼展现出过人的聪颖和对医学的浓厚兴趣。《叶香岩传》中详细记载,他在童年时期白天专心研读经书,晚上则随父亲学习医术。这种严格而系统的学习方式,使得叶天士在医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积累了深厚的知识。他不仅熟读《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著作,还广泛涉猎历代名家的医书,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和学术钻研精神。 在成长过程中,叶天士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乐于向比自己更高明的医生请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尊重。他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从十二岁到十八岁,先后拜访了十七位名医,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广泛汲取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种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使得叶天士在医学领域具备了全面而扎实的基础,难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不仅如此,叶天士还曾在金山寺跟随老僧学医,野史传说他曾随山东刘姓名医学习针刺之术。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医学技艺,也使他在不同的医学流派之间游刃有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学见解。康熙年间,吴中名医云集,诸如马元仪、尤乘、蒋示吉、柯琴、叶横山、顾松园等人,皆为医学界的佼佼者。叶天士在这样一个医学繁荣的时代,凭借其持论不执和临床机变的特点,能够从十七师甚至更多名医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医术水平。 叶天士的医学之路不仅仅是技术的积累,更是人格和品德的锤炼。他从小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养成了高尚的医德和仁爱的心怀。面对患者,他始终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病例,力求为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他深知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因此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理解,体现了他深厚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在学术研究方面,叶天士同样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他参与编撰了《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的序言,展现了他在医学理论方面的深厚造诣。该书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医学理论,还融入了他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成为后世医家研习的重要参考。叶天士在书中自述:“予幼习举子业……喜涉猎岐黄家言。”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他对医学的热爱,也揭示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 叶天士不仅在医学技艺上精益求精,在道德修养上也同样严谨。他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秉持医者仁心的理念,不因名利而改变初衷。这种高尚的医德,使他在医界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许多患者在接受他的治疗后,不仅病痛得以缓解,心灵也得到了慰藉,进一步增强了他对医学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叶天士的神奇医术,不仅彰显在攻克疑难杂症上,在寻常百姓的身上,同样能创造奇迹。 采菊是个可怜的寡妇,丈夫早亡,留下她和一个两岁的孩子相依为命。一天,采菊把孩子放在院前的草地上玩,自己到不远处的荒地去割草编织。忽听孩子哇哇大哭,回头一看,一只凶猛的豺狼正逼近孩子,随时都会扑上去撕咬。采菊吓得魂飞魄散,顾不得许多,飞奔过去,手里的草镰对准豺狼的后腿砍了下去。豺狼负伤,夹着尾巴落荒而逃。 采菊惊魂未定,赶紧抱起孩子。谁知右手竟然完全使不上力气,孩子险些从臂弯里掉下去。采菊简直不敢相信,用左手重重捶打右臂,却毫无知觉。无奈之下,只能用一只左手别扭地抱着孩子回家。然而十天半个月后,采菊的右臂仍然毫无起色。 无计可施之下,在乡亲们众筹的路费帮助下,采菊来到苏州,登门拜访叶天士。叶天士听完采菊的悲惨遭遇后,沉思片刻,竟命弟子绑缚采菊的左手,厉声斥责她不守妇道,令在场者无不愕然。紧接着,叶天士作势欲扯采菊的裤腰带,这番举动令采菊惊慌失措,情急之下,右臂不由自主地抬起,一把推开叶天士。 叶天士微微一笑,吩咐弟子松绑。采菊这才明白过来,适才先生种种匪夷所思的举动,竟是在为她治病。叶天士解释道,采菊是受了惊吓,以致气血逆行,右臂筋脉不通,须得以惊制惊,方可回复如初。言罢,叶天士从箱中取出一个小木偶,交与采菊,嘱咐她每日握木偶百余次,能使手指灵活,恢复功能。采菊喜出望外,千恩万谢。
乾隆年间,一寡妇的右手忽然不能动,她找叶天士帮忙医治。谁知,叶天士却把她的左手捆
有范又有料啊
2025-01-20 16:36:35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