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保留下来很有价值,我认为续修族谱很有意义,应该大力支持。 中华民族的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不忘祖先,不忘乡土的重要思想,也是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许多族谱历经千年,一代代人续修,得以保存下来。使得人们懂得了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中国台湾许多人通过两岸族谱的对接,发现了历经四五百年,两岸的族谱记录祖宗名字一模一样,找到了祖居地,回到故乡寻根谒祖,认祖归宗,见到了自己的亲人,真正实现了两岸一家亲。 我姓杨的老家修族谱,江苏老家亲人寄了一套给我,说我这一支今后将在福建续写。我读了族谱后,才知道中华民族每个姓氏都历经多地迁徙,辗转各地,才落脚在这个地方。我的家族叫怀云堂,郡望弘农。也是从山西洪洞县古弘农地方,迁到江西临川,后又迁到江苏常州,我父亲1950年南下福建长汀,现在在福建已四代了。 当然族谱是以父系来编写的,这是封建姓氏的父权体现,以姓氏来记录了一个家族的繁衍发展历史。虽然过去族谱也有记载每个男丁娶何地女子,其父母是谁?过去女儿是不入族谱的,但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的出现,女儿也是家族的传承人,现在女儿都有上族谱了,这是一个大进步
族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保留下来很有价值,我认为续修族谱很有意义,应该大力支持。
长汀经老汉
2025-01-21 21:15: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