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年,齐王李祐的谋反消息传至长安,李世民大怒:“齐王谋反,他的长史在哪儿?”此时,李祐的长史权万纪已被李祐所杀。得知此事后,李世民更是震怒,命令兵部尚书李勣率兵前往齐州平定叛乱。 李祐,李世民的第五子,其外祖父是李渊的“阴世师”,曾因李渊起义时策划了李智云的死亡。李祐自小沉迷于游猎,结交的多是闲散之辈,这让李世民对他非常失望,尽管如此,李世民依然希望他有所收敛。然而,李祐不仅未曾悔改,反而愈加放纵。 636年,李祐由燕王封为齐王,并被任命为齐、青、莱、密四州的军事总督。两年后,李祐因病留在长安未能前往封地,期间其舅舅阴弘智劝他说:“你兄弟众多,应该招募一些死士防范不测。”于是,阴弘智推荐了自己的大舅子燕弘信给李祐,李祐热情接待,并送他许多金钱和布帛,让他招募死士。 642年,李祐的长史薛大鼎因失职被免职,取而代之的是权万纪。权万纪发现李祐宠信的昝君谟与梁猛彪两人心怀不轨,便将他们斥责离开。但李祐却再次召回这两人,且加倍宠信。李世民多次写信劝戒李祐,然而权万纪担心连累自己,便劝李祐上奏谢罪,李祐依言写信谢罪,权万纪因此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赐。 然而,李祐并未感激,而是愤怒地认为权万纪背叛了自己,心生报复之意。权万纪加大管教力度,李祐愈发心生怨恨,决定将权万纪除掉。在一次密谋中,李祐命燕弘亮等人将权万纪刺杀,并肢解其尸体。事发后,权万纪将此事上报,李世民派遣刑部尚书刘德威审理案件。 权万纪的遭遇让李祐感到无路可走,于是他开始起兵谋反。李祐征发封地内15岁以上的男子为兵,并大封亲信为王。李世民得知后,命令李勣等人前往平叛,同时写信严厉斥责李祐。 李祐起兵后,沉迷于享乐,认为自己得势。某日,他与燕弘亮等人饮酒作乐,谈到朝廷的讨伐军,燕弘亮不以为意,笑称:“我们只需举杯共饮,手持刀剑,便能轻松击退敌军。”李祐听后甚是高兴。然而,当李勣率军逼近时,齐州境内的士兵已不听从李祐指挥,李祐的威信崩塌。 与此同时,李祐的属下杜行敏不满其统治,决定采取行动。在一个夜晚,杜行敏带人破墙闯入齐王府,准备将李祐交给朝廷。李祐虽有反抗,但杜行敏用火把威胁,承诺若李祐投降,便保全其性命。无计可施的李祐最终选择投降,和几十名同党一起被押送回长安。 李祐被捕后,李世民下令将他贬为庶人,并在太极宫赐死。李祐的叛乱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迅速失败。而这场叛乱不仅以李祐的死告终,也间接暴露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计划。
643年,齐王李祐的谋反消息传至长安,李世民大怒:“齐王谋反,他的长史在哪儿?”
有范又有料啊
2025-01-25 17:19:21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