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秋,开国大将刘伯承元帅离世,邓小平心痛不已,毕竟他们是共历风雨的老战友。
葬礼上,一领导找到邓小平,说刘伯承的孩子们在基层多年无晋升机会,希望他能帮忙。邓小平沉思后说:“这其实挺好的。”众人不解,他解释:“刘伯承生前总让孩子们靠自己,别靠父辈名声。在基层锻炼,积累经验,才是对他们最好的锻炼。”
刘伯承给孩子立下硬规矩,让他们自己闯荡,不靠家里名声。这种教育理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尤为珍贵。邓小平懂刘伯承的脾气,理解他的做法。
追悼会后,邓小平回想起与刘伯承的共同时光,战场上互助,和平时期互勉。他认为刘伯承不仅是打仗英雄,还是让人敬佩的父亲。他相信,刘伯承的孩子们定能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继续父辈未竟之业。
此事不仅体现刘伯承人品好、对孩子要求严,还展现邓小平对老战友的深情厚谊和讲原则的态度。他们的高风亮节提醒我们:要守住初心,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是对老一辈最好的怀念,也是给下一代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