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这两天对deepseek的测试,仅以中文写作领域而言,我给它打65-70分。
它的优点是完成度相当高(这也是为什么评分可以超过60分,因为很多人都写不完):
-给它梗概,它能自己想辙,出细节,比如:一个大魔王想统一魔界,它会想到好几派势力互斗,怎么利用这种局面达到目标;
-给它一个笼统的大纲,它能帮我细化,分析优势和不足,接下来怎么办,它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是什么;
-它给出来的一篇文字,基本上大致就不怎么需要改动就能用(前提是你给出的情节人物要限定好)(当然还得检验是否有抄袭洗稿痕迹,防止它是发现撞梗后直接拿原始语料来用了);
-起名字,也差不多Ok
-诌几句诗词,也来得
-查资料当然更是看家本领
……
总而言之,用它写玄幻言情这种通俗大众路线的小说,真的可以直接量产了。
这点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它(目前)的缺陷是无法个性化,有类型,而无特点。
它的文字是大众流的,逻辑也还行,情节脑洞都ok;
但是,你喂它那种个人风格相当明显的作家作品,比如老舍,刘震云,张爱玲等,让它复刻一段同样风格的出来,它办不到。
它最难复刻的,是「比喻」:
钱钟书的比喻,张爱玲的比喻,博尔赫斯的比喻……
令人会心一笑或醍醐灌顶的精妙比喻,它目前做不到。
比喻,本身是作品里锦上添花的部分;
然而做不到,体现了它思维层面的力有不逮。
从这里也能看出人类的优势所在,人类大脑思维构造的独到之处在哪里:
是脱胎于逻辑,而又凌驾于这个层次,比逻辑更上一层楼的「点睛之笔」,
和我们每个人独特的语言叙事能力。
简而言之,通俗领域大众流的大部分事情它都能干了,严肃文学目前是不可能。
形势挺严峻的。
但对于聪明的天才的人而言,工具就是工具,为我所用,为我服务。
分水岭就在:究竟是你使用工具,还是让工具替代你。
接下来肯定毫无意外,会看到写作网站上充斥了量产的脑洞大开而文风雷同的小说。
而我更期待看到有人驾驭它,诞生不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