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序呈祥——2025年农历春节主题展[封神第二部]春节的起源与由来——定正朔

历史文献驿站 2025-01-29 15:37:51

蛇序呈祥——2025年农历春节主题展

[封神第二部]春节的起源与由来——定正朔、建正月

正朔者,“正”即正月,“朔”指初一,“改正朔”即重新规定每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的具体时间,引申为颁布新的历法。

正月,即为“建正”之月,在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历法建正,原是古代岁星历法——摄提纪论十二月建的概念。在摄提纪中以“岁”来表示四季转换周期,从上一个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岁”又名为“摄提”、“太岁”,用以纪元。现在的正月通常指农历的第一个月,有时也用“元月”称呼。

《春秋·隐公元年》起首曰“元年春,王正月”,(图1)关于这段话,《公羊传》阐发其微言大义,曰: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羊传》讲体例时,先释“元年”,次释“春”,最后释“王正月”,重点在揭示“王正月”三字所含的尊周大一统的意义。明儒黄宗羲《明文海·春王正月辨》考春秋经关于定正朔的理论,认为正朔在天候气象,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则“王正月”为生灵复苏、万物始发的春季第一日,也是周统治下全国大一统政权的象征。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此时月亮在地球与太阳连线正中,晦暗无明,由此定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矿厂、学校和公共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夏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0 阅读:1
历史文献驿站

历史文献驿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