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序呈祥——2025年农历春节主题展
[封神第二部]春正月的人文自然气象
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从腊月开始,持续到正月。在民间,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期间为庆祝新年开展的一切节庆民俗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也有民间的说法称“二月二,龙抬头”为春节的结束,也将二月二日当作是标志着春节农闲结束的最后一个节日。
腊月庄重,人们准备新年、祭祖、祭神,家庭团圆;正月热闹喜庆,人们进行娱乐活动和拜年祝福。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
汉族迎新春的活动已广为人知,成书于中古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就是讲述先民燃放爆竹,利用烟火和响声来驱邪,让一年得以有一个好的开始。中国南北不少地区都有“开门爆仗”习俗,正月初一开门要先放爆仗三声,其目的也是为了“解疫疠”。
历史上多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将大量中原文化带到江南,使江南文化兼具南北方农耕文化除岁迎新的共性习俗与“饭稻羹鱼”“崇文灵秀”的特质。江南一带气候温润,即使冬至、大寒也有花开不败的风景可赏。正如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里用“明朗的情调”一词描绘冬日,正月里的江南是文人墨客、市贩商贾、平民百姓共享的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