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序呈祥——2025年农历春节主题展[封神第二部]江南一带的蛇信仰与蛇传说蛇

历史文献驿站 2025-02-01 13:38:07

蛇序呈祥——2025年农历春节主题展

[封神第二部]江南一带的蛇信仰与蛇传说

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全境,数量上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表现出由北到南物种数目逐渐增多的分布趋势和特点,一般多选择小溪、小沟和植被茂密的森林栖居,多存于中国华南、东南沿江地带。在江南地区,蛇是许多文学创作的主题与故事形象来源。

故事背景主要发生在镇江和杭州的《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白蛇传》以话本形式讲述了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据记载上海地区过去有几十座施王庙、施相公庙,当时上海的虹桥、南石堰码头、龙华寺东百埠大桥等地,是曾经繁荣昌盛的施相公庙宇所在地。《中国民间诸神》将施相公附在蛇王下,传说上海人在惊蛰前后会到施相公庙进香,买蛇王符,上印有“蛇明皇宝印镇宅”字样,据说贴在门上有驱蛇的功效。

乾隆间《华亭县志》记载了因养蛇神而枉死的书生施谔,是上海“施相公”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相公讳谔,宋时诸生,山间拾一小卵,后得一蛇,渐长,迁入筒。一日施赴省试,蛇私出乘凉。众见金甲神在施寓,惊呼有怪,持锋刃来攻,无以敌。闻于大僚,统兵殛之,亦不敌。施出闱,知之,曰: 此吾蛇也,毋患。叱之,奄然缩小,俯而入筒。大僚惊曰: 如是,则何不可为?奏闻,施立斩。蛇怒,为施索命,伤人数十,莫能治。不得已,请封施为护国镇海侯。侯嗜馒首,造巨馒祀之,蛇蜿蜒其上以死。至今祀者,盘蛇像于馒首 (俗呼盘龙馒头),称侯曰相公云。

从“李寄斩蛇”“孙叔敖埋蛇”到“白蛇传”“施相公”“侍者公”等大量以蛇妖、灵蛇为主要角色的传说故事中可以看出,先民自古以来时常会有与蛇接触的情形,并且至少在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的民众已经初步熟悉并有了与蛇共存、驱蛇、甚至蓄养蛇的手段,人对蛇的恐惧也逐渐被打消。

0 阅读:0
历史文献驿站

历史文献驿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