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民工看新闻"破门亮灯":一纸道歉难掩法治之殇"破门亮灯"事件绝非简

爱莲居士 2025-02-07 18:14:49

媒体民工看新闻 "破门亮灯":一纸道歉难掩法治之殇

"破门亮灯"事件绝非简单的工作方法失当,而是赤裸裸的行政暴力犯罪。当公权力化身蒙面暴徒,当执法者沦为破门强盗,这份轻飘飘的道歉信无异于对法治尊严的二次践踏。

根据《刑法》第245条,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行政强制法》第18条更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实施强制措施必须出示证件、告知理由、听取申辩。古城街道工作人员既无执法文书亦未履行法定程序,深夜破门而入的暴力行径已完全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若普通民众如此行事,此刻早已身陷囹圄,而行政主体犯法则以"道歉"收场,这不仅是荒谬的法律双标,更是权力任性的狂欢。

道歉信中"沟通不畅"的托词,恰是官僚主义毒瘤的典型症状。所谓"亮灯工程"背后,实则是将城市形象凌驾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畸形政绩观。当门锁被撬碎的瞬间,被摧毁的不仅是公民的财产权,更是《宪法》第39条庄严承诺的住宅不受侵犯权,是全体公民对法治社会的最后信任。

更令人齿冷的是,这场闹剧暴露出的深层次权力癌变:某些基层政府已将"破门执法"异化为常规治理手段。从强拆民居到暴力清摊,从踹门查课到破窗防疫,每一次暴戾执法都在蚕食法治根基。若此次事件止步于道歉,无异于默许"权大于法"的潜规则,为更多暴力执法颁发免罪金牌。

我们需要的不是精心修饰的危机公关,而是司法机关的雷霆行动。纪检监察部门应立即立案调查涉事人员的刑事责任,被侵权商户应当提起刑事自诉,上级政府必须启动违宪审查程序。唯有让破门者付出法律代价,让权力牢笼真正通电,才能阻止下一个公民在深夜被破门声惊醒。

当街道办公章沦为破门铁锤,当道歉信变成免责金牌,这座千年古城照亮的不是夜色,而是权力失控的至暗时刻。若不刮骨疗毒,今日可以破门亮灯,明日就能破门抓人,法治中国终将成为权力游戏中的海市蜃楼。

0 阅读:38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92

用户16xxx92

1
2025-02-08 08:06

好文章[点赞][点赞]

爱莲居士

爱莲居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