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红火火的春天,愿热情似火,红红火火,日子越过越兴旺! 烤火 正月十二有烤火的习俗。在80年代之前,每家每户都在门口烤火,纯粹用柏树枝叶来烧,满街都弥漫着清香,村村炮声不断。小孩子们会提前几天,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寻找柏树枝叶。 后来呢,实在是没有柏树(俗称百龄树)了,就都烧柴火了事。在快烧完的时候,倒入五谷杂粮,据说,第二天一大清早来看,灰里剩下哪种粮食,当年这种作物就会丰收。 小时候最喜爱烤红薯🍠和爆米花了,这可是难得的美味,那香喷喷的味道令人难以忘怀。 我们小时候做爆米花是这样的:往火堆里撒一把谷子,在火苗刚熄灭变成通红炭火的时候最好,很快就会听到一连串噼里啪啦的声音,爆米花就做好了,一个个捡回来,捧在手里,闻到炽热浓郁的谷香,扔进嘴里,嚼出一阵清脆的芬芳。 调皮的男孩们还会往烤火堆里炸鞭炮呢,时不时炸一个,噼里啪啦的,就像是爆米花的升级版。 烤柏火的寓意是“败祸”,能够避瘟驱邪,人们把不用的旧家什,全都烧掉,用烧后剩下的柏枝雕成“柏锁”,系上绳子,挂在婴儿的脖子上,以求长命百岁。 谐音“烤百火”“烤百龄火”,孩子们走街串巷穿梭于各家之间,烤百家火,不生百病,一年平平安安。 收旧鞋 与此同时,各家各户的孩子们背着筐挨家挨户收旧鞋,村里的老百姓也乐意把“邪”(鞋)送出去。平常,这个村的老百姓不会把穿坏了的旧鞋当作废品卖掉,而是特意等到正月十二老鼠节这天给上门收旧鞋的孩子们。 因为老鼠除了打洞之外,还习惯藏在人们不穿的旧鞋里做窝、生育小老鼠。孩子们把收到的旧鞋再垒成老鼠洞的形状烧掉,象征着把各家各户的老鼠“一锅端”。 捏老鼠嘴 中午在家里要包饺子,包出来的饺子要捏成老鼠的模样,有嘴、有耳朵、有尾巴,还用绿豆当作眼睛,捏成的饺子简直就是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就像是一件件面塑艺术品。 这天,家家户户之所以包饺子,是因为包饺子就相当于“捏老鼠嘴”,把老鼠嘴捏死,老鼠就不能“咔咔”嗑东西了,“一年家中没有老鼠”。 吵老鼠耳朵,嚼老鼠眼 正月十二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习惯喝小米面或玉米面粥,意思是“迷老鼠眼”,让老鼠看不清东西。 而且晚饭后,人们还要炒花生,意思是“炒(吵)聋老鼠的耳朵”。同时,因为花生和老鼠的眼睛很像,吃花生也叫嚼老鼠眼,意思是“让老鼠变瞎”。用古法沙土炒的花生更加香脆美味哦! 总之,在老鼠节这天,乡亲们针对老鼠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可见老鼠是多么的不受欢迎啊! 何止是不受欢迎啊,简直是深恶痛绝,农民把粮食视为生命,而老鼠偷吃农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肯定要人人喊打了。把鼠灭掉,保护好粮食,咱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一年更比一年好! 盐业知青志愿者
正月十二,红火火的春天,愿热情似火,红红火火,日子越过越兴旺! 烤火 正月十二有
盐业知情感
2025-02-09 02:33: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