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

玲珑说历史 2025-02-11 00:03:32

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炕上。谁料,女兵解开衣襟,王学文震惊:“怎么会这样……”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政府工作的吴仲廉站在门口等待着什么,直到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下了车,她的眼睛中才泛起了泪花。   这个皮肤黝黑,有些腼腆的孩子正是她牵挂了十几年的大儿子,在战乱年代,他们母子被迫分开,谁也没想到,这一走竟然就是这么长的时间。   吴仲廉是一位革命经验丰富的老红军战士,同时也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优秀共产党员,十九岁那年,她参加了革命,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此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崇高的信仰。   革命多年,遇到了再多的困难险阻,吴仲廉都扛了过来,然而待到革命胜利,她的心中却始终有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那就是因为战乱流落在外的亲生骨肉还没有找回来,虽然他们之间相隔了很远的距离,但是做母亲的心中从未忘记这个身世可怜的孩子。   1937年,西路军失败之后,吴仲廉被捕入狱,她是革命事业当中的重要人物,为了营救她,同志们花费了不少努力。   在革命斗争中,吴仲廉的丈夫曾日三不幸牺牲,她怀着悲痛的心情,一个人生下了孩子,可因为要跟随队伍继续斗争,她担心孩子会耽误自己的工作,于是有了寄养孩子的想法。   并非是她作为一个母亲能够做到冷漠无情,这一决定反而也是为了孩子着想。   自从生产之后,她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眼下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她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孩子,每当听到孩子的哭声,她便心如刀绞。   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她将孩子裹在衣服里,抱到了一户地主家里,请求他们夫妇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等到革命胜利了,自己再将孩子接走。   王学文是一个十分通情理的地主,看到吴仲廉抱着孩子来到家中,夫妻二人很同情他们,便没有拒绝,并且承诺将会好好抚养这个孩子。   于是,从此之后,王学文的家中多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为他取名王继曾,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纪念他去世的父亲,让他记得自己的身份。   将孩子安顿好以后,吴仲廉重新回到了队伍中,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她组建了新的家庭,也没有忘记还有一个孩子在等待着母亲接回家中。   王继曾十五岁的那年,吴仲廉将他正式接了回来,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不熟悉的母亲,正处于成长期的王继曾难免不适应。   他改名为吴长征,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家庭,母亲吴仲廉花费了不少心思,她特意在外面租了房子和他一起居住,从日常习惯入手,让儿子适应这里的生活,找回母子间缺失的温情。   在她的努力下,原先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吴长征慢慢跟上了学习的进度,不仅走进了学校开始读书,最后还考上了这几个大学,毕业之后获得了稳定的工作。   而王学文一家人也得到了吴仲廉的感谢和补偿,若不是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向这位女红军伸出援手,或许吴长征的命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0 阅读:1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