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拍摄于1937 年 11 月 6 日。这张照片里,日本军人弯着腰向中国儿童递出糖果,孩子们怯生生地伸出手,有人甚至露出天真的笑容。画面看似温情,但它的拍摄时间却定格在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夕。几周后,这座六朝古都沦为炼狱,30万同胞在日军的屠刀下惨遭杀害。这张“温情”照片,成了历史最讽刺的注脚。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随后展开了长达数周的大规模屠杀、强奸、抢劫和破坏。数十万无辜的中国平民和战俘在这场浩劫中丧生,南京城变成了人间地狱。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正是在这场大屠杀之前。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日军会在屠杀前给儿童发糖果?这种行为可能是日军试图掩盖其侵略本质、麻痹中国民众的一种手段。通过制造“友好”的假象,日军试图削弱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甚至在国际上为自己塑造“文明”的形象。然而,这种表面的“善意”根本无法掩盖他们随后犯下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我们绝不能因为一张照片而忘记那段血淋淋的历史。照片中的儿童,或许在几天后就成了日军屠刀下的冤魂。 在历史档案中,类似的“亲善”影像并不罕见。日军摄影师拍摄的“中日友好”画面,曾被用作国际宣传,试图洗白侵略罪行。但铁证如山: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偷拍的影像中,满街是残缺的尸体;《拉贝日记》里详细记录了日军每日的暴行;幸存者夏淑琴老人一家9口被杀害7人,她身中3刀侥幸存活……糖果的甜,对比鲜血的腥,揭穿了侵略者最卑劣的虚伪。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突然叛变,杀害了三名战士,并带领六百人投敌。有人建议
【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