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前养成这3个习惯,孩子理科底子不优秀都难。尤其是第三个,绝对让你意想不到。
- 习惯一:深度理解,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理科不是死记硬背,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孩子需要像小小科学家一样,深入探究知识的本质。但学校实验设备有限,怎么办?
我找到了一个能辅助孩子物化生学习的好帮手——NB实验室。这是人大附联合研发的“虚拟实验室”,把课本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相关的所有实验都放进,人大附也用了10年。
过去NB虚拟实验室只和学校合作,现在开放了学生个人端,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手机、平板、学习机上拥有一个自己专属的实验室了。
它紧贴新课标和中高考要求,涵盖了小初高2000+经典的实验资源,物化生知识板块全开放,还有模拟测,还原感十足!
比如电学实验,孩子可以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还有我之前跟大家分享的模拟粉尘爆炸,直观感受到可燃物和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爆发的威力也越大。
- 习惯二:系统梳理,搭建知识大厦
理科知识点就像一座大厦,必须系统梳理。比如力学中的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孩子需要理清逻辑链条,灵活运用。
在NB实验室里,可以让孩子自由搭建实验,还原不同条件下的原理,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 习惯三:重视实验,动手探索科学的魅力!
最后一个习惯,最关键也最特别——重视实验!实验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学校实验课时间其实很有限,而NB实验室就可以做孩子的口袋实验室,随时随地就可以学起来。
比如化学实验,孩子能亲眼看到金属与酸反应冒气泡,溶液变色等奇妙现象。动手探索,孩子对理科的兴趣自然就爆棚啦~
这3个习惯,从小学就可以开始培养起来。明天我会和老师分享更多科学思维培养的干货,还有NB实验室的首发,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