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算老几?”80年代,西安市长体验民生挤公交车,不料车上售票员态度极为蛮横,训斥风尘仆仆的农民乘客,市长见状劝说了几句,售票员嚣张反驳。
“你凭什么骂人?给我下车!”一声怒吼,打破了80年代西安公交车厢内的沉闷。一个身穿中山装的老人,正对着售票员严厉斥责。
谁也没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是西安市市长——张铁民。
1981年,张铁民临危受命,担任西安市市长。当时的西安,虽是十三朝古都,旅游名城,却也是出了名的脏乱差。街道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交通拥堵不堪,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和游客的体验。
面对这般景象,已是61岁高龄的张铁民立下誓言:“我退休之前,一定要把西安建成一个整洁、文明的城市,让鲜花四季常开,为全市人民和外来游客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这番话,在当时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积重难返,谈何容易?然而,张铁民的决心和行动力,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首先从自身做起,带头打扫卫生,并要求所有市民和干部都参与进来,从身边做起,清理“一亩三分地”。为了了解百姓疾苦,他设立了市长信箱,认真阅读每一封来信,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耐心对待。
一封来自红星小学学生的信,引起了张铁民的重视。信中,小学生用稚嫩的笔触描述了上学路上的困境:一条必经之路排水不畅,每逢下雨,孩子们只能趟着恶臭的污水前行。
张铁民看后心痛不已,立即前往实地考察,确认情况属实后,他立即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修补道路,清理下水道。很快,这条街道焕然一新,孩子们再也不用为上学路发愁了。
除了设立市长信箱,张铁民还经常微服私访,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他总是随身携带纸笔,随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就连省委大院出现违规现象,他也毫不留情地进行处罚,赢得了省委书记的赞赏。
为了更贴近百姓,感受民生,张铁民经常乘坐公交车上下班。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挤上了一辆公交车,车厢内拥挤不堪,乘客们为了抢座位,互相推搡,秩序混乱。
一名售票员站在车厢内,不仅没有维持秩序,反而一脸不耐烦地看着乘客,态度十分恶劣。张铁民默默地将这一幕记在了本子上,并继续观察售票员的行为。
公交车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售票员走到一位风尘仆仆的农民面前,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言语粗俗不堪。农民显得十分尴尬,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看到这一幕,张铁民再也无法忍受了。他挤到售票员面前,语气平和地劝说道:“年轻人,有话好好说,天热火气大,不要着急嘛!”
不料,售票员不仅不听劝,反而翻了个白眼,连带着张铁民一起骂了起来。
“你算老几啊?管得着吗?滚一边去!”售票员的嚣张态度,彻底激怒了张铁民。
“像你这样没有责任心的人,不配这份工作,你被开除了!”张铁民语气坚定,掷地有声。
售票员听后,轻蔑地一笑,指着张铁民吼道:“你算老几啊?你说开除就开除?这破工作我早就不想干了!”
张铁民见售票员毫无悔意,也不再多费口舌,直接下车,前往公交车公司。他将公交车上的情况如实告知了公司领导,并下令严格整顿公交车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当天晚上,那名嚣张跋扈的售票员就被解雇了。
不仅如此,张铁民还下令清理了一批破旧不堪的公交车,更换了崭新的车辆,尽可能为百姓和游客提供一个便利舒适的乘车体验。
张铁民的整改措施,立竿见影。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他和蔼可亲、尽职尽责的“铁市长”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西安市民的心中。
然而,长期的辛劳工作,严重损害了张铁民的健康。1985年9月17日,他因严重的肺气肿与世长辞,享年65岁。
张铁民去世的消息传开后,整个西安城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葬礼那天,街道两旁摆满了鲜花,西安市民自发地为这位敬爱的市长送行。
张铁民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却永远活在西安市民的心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在西安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铁民的故事,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一个城市的改变,离不开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力,更离不开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百姓的关爱。
他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整洁美丽的西安,更是一种为民务实的精神,一种敢于担当的魄力。
多年以后,每当人们提起张铁民,依然会充满敬意。他是一位真正的“铁市长”,一位值得永远铭记的城市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