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中的真实历史故事之前大妈写,《唐探1900》中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

西门大妈啊 2025-02-16 11:17:07

唐探1900中的真实历史故事

之前大妈写,《唐探1900》中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身上的违和感,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人物是两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缝合而成的。一个是我们之前说的大佬司徒美堂,开国大典能上城楼的那个级别的大佬。而另一个人物的则争议要大很多,就是著名的“唐人街市长”李希龄。相比司徒美堂,他身上的神秘和“灰”的色彩更重。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李希龄其实压根不姓李,他原本的名字叫Wung Ah Ling,可能叫吴阿灵?出生在台山附近,但是不清楚具体的年月,只知道是1849年前后。这种出身大家也能想到,肯定是比较穷苦的。所以他和很多广东底层人一样,14岁就飘洋过海来了美国。由于他又聪明又能干,赚到了一点钱,算是在美国安顿下来了。

李希龄在美国安居后,就开始琢磨赚大钱。他把眼光放到了当时利润并不高而且很苦很累的苦力贸易上。因为他学会了英文,人又活络,和白人华人都能说得上话,于是作为苦力包工头,很是赚了一笔。赚到钱后他辗转多地开厂,顺道入籍为美国公民,皈依了基督教,还娶了个德国太太。别说在当时,就是在现在,华人做到这一步,也算得上是美国社会的精英了。

后来李希龄到了纽约发展。他发展的第一步你们可能想不到:

改名字,或者说,改姓

他跑去跟法院说,我的名字你们发不出来,我要改,叫Tom Lee。这个要求虽然奇怪,但也是人家的自由,法院就给办了。从此这就成为了他正式的名字,对应的中文名就是李希龄。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李希龄才算真的出现了。

当然了,他说的“不好发音”想也知道是托辞。他改名的真正原因是,当时纽约华人想要混社会,得找个组织,而当时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组织之一就是李氏公所,类似李姓宗亲会,入会的最重要要求就是你得姓李。所以他要加入李氏公所,和人家攀上关系,就得先改姓。

当然了,在美国混,仅仅姓李肯定不行,批判的武器是不能少的。1880年,李希龄创立了最负盛名的堂口之一安良堂(和司徒美堂创立的致公堂下面的安良堂不是一回事),这也是电影中协盛堂的原型。

不过讽刺的是,历史上真的有一个协胜堂,就位于旧金山,老大叫做麦世荣。虽然都难以避免涉黑,但总体来说,安良堂还真的有几分除暴安良的意思,做事也非常有底线,大部分时候就是拿钱办事而已。而协胜堂相比之下就要黑多了。

这倒也不是因为麦世荣是暴力狂,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旧金山属于新开发地区,各方面势力都还在蓬勃发展,手段太软了肯定活不下去,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于黑道生意的理解,还是照着李希龄差远了。

李希龄很早就知道,所谓黑道,只不过是白道利益的黑色延申。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所以他一面和其他帮派称兄道弟,谈笑间解决纷争,另一方面直接买通纽约警察局长,和经营名流觥筹交错,从两方面卫自家堂口创造生存空间。

简单地说就是,李希龄黑白通吃,自家生意顺风顺水,自然也就不必下手太狠了。从这方面看,这人放在民国要是机会合适,高低也能混个中等军阀了。

在李希龄的经营下,唐人街里面凡是他罩着的赌场、妓院、鸦片馆无不欣欣向荣,安良堂势力飞速扩张。到了后来,几乎所有的唐人街商户都争着来拜码头,请这位原本不姓李的大哥庇护。因为他在唐人街说话好使,办事得力,还被任命为“副治安官”,成为纽约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政府职务的华人。

李希龄个子不高,但是非常重视仪表和排场,西服一丝不苟,带怀表,这一点发哥演绎的很好。但是他是有辫子的,于是就把辫子塞到帽子里,拱起的后脑勺“像一头发怒的豪猪”。

李希龄担任了公职后,自然也想摆脱黑道老大的形象。所以他后来直接掌握的生意,只是看起来非常无聊的餐馆和雪茄店铺。但是实际上我们懂得,唐人街大一点的赌场、妓院和烟馆每个月都要向他交钱,其他的正经生意为了和他攀关系以后好办事,也会给他定期送礼。他一个月就光这些钱,就约等于今天二三百万了。

这么惊人的数字,别的堂口眼红是一定的,代表就是协胜堂。于是两大堂口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堂斗”。后来各种小的堂口和其他团体也加入进来,一时唐人街到处喊打喊杀。

“堂斗”能发展到这个地步,绝对不仅仅是几个堂口大哥之间的利益争夺这么简单,毕竟这几个大哥都是华人,本来就好沟通,而且两大堂口一东一西,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利益冲突。那么为啥会发展成这样呢?

想也知道,是有人要“以华制华”,让华人内斗,两败俱伤。

司徒美堂后来回忆的时候就感慨过:“那时,各堂头目好像一对给人玩弄的蟋蟀,只要坏人用小竹丝一摆动,两只蟋蟀就打到你死我活,而坏人则在旁边狞笑,真是令人痛心。”

这个“坏人”是谁,大家都懂的。

说李希龄。由于“堂斗”期间死了白人,李希龄摊上了官司,好在美国大家懂的,钱到位就没有脱不了的罪。李希龄也大方充值,所以当庭释放。不过黑道可没那么讲究,据说协胜曾经悬赏5000元要李希龄的人头,李希龄也先后遭到多次暗杀,好在他命大,都躲过去了,堪称古早唐人街卡斯特罗。

1918年,李希龄去世,无数唐人街民众来为这位亦正亦邪,但实实在在庇护了他们的“华人教父”送葬。这位原本不姓李的大佬,做的很多事情,可能都是灰色的,没有那么光伟正的。但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华人饱受歧视的异乡,他的许多做法,即便不全是迫不得已,也是实实在在的为同胞最大程度争取到了一点生存和发展空间。

时至今日,美国华人早就没有了物理上的“堂斗”,然而让人痛惜的是,还是在一些“有心人”的煽动和利用下,精神上或者说文化上的“堂斗”依然轰轰烈烈。

而更让人痛惜的就是,这些“有心人”的先祖,搞不好还受过李希龄、司徒美堂或者其他大佬的庇护。

0 阅读:48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