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时,仍然欠着列强7.3亿两白银的巨款,这一笔烂账,最终怎么解决的?伟人的

浮梦随形游 2025-02-17 17:28:28

清朝灭亡时,仍然欠着列强7.3亿两白银的巨款,这一笔烂账,最终怎么解决的?伟人的回应十分霸气。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短短两个月内,超过十五个省份相继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 然而,革命党在接管国家政权时,却发现自己面临着清政府所遗留下的大量外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为打破中国的禁烟政策,派遣强大舰队进攻中国。 清朝无力抵抗,英军迅速占领广州等重要城市。 在多次谈判后,清朝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不仅赔偿了600万银元,还割让了香港岛。 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清朝的“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再度入侵中国,迫使清朝签订了更加屈辱的《天津条约》。 清朝不得不赔偿400万两白银给英国,以及200万两白银给法国。 随后,英法联军在1860年再次发起攻击,直接进入北京,焚毁了圆明园,抢掠了大量珍宝。 清政府再次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以南的土地割让给英国,并支付了1300万两白银的赔偿。 而法国尽管没有割地,却通过条约收获了800万两的赔款。 与此同时,俄罗斯趁机从中国手中割取包括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库页岛等地,也迫使清朝支付了大量赔款。 而美国虽然没有直接要求赔款或割地,却在外交上获得了与英法等国相同的特权,可以掌握中国的关税主权和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权利。 1885年,日本以台湾为目标,派兵入侵。 清朝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反而承认台湾地方衙门处理不当,最终赔偿了50万两白银。 同年,英国再度通过云南地区发生的冲突,要求赔偿20万两白银。 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在与日本的海上战斗中惨败,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了2亿两白银。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进行谈判,最终以赔偿三千万两白银的代价,赎回了辽东半岛。 然而,更加严重的外债源于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清朝统治者试图利用义和团反抗外国侵略,结果事态失控,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列强联合进入北京,清朝最终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同意镇压义和团,并向各国赔偿9.8亿两白银。 民国成立后的孙中山,面对这一局面,也陷入了“是否偿还清朝债务”的困境。 列强采取了通过扣押这些税收的方式进行强制执行,即使民国政府拒绝偿还,也无法逃避这一命运。 抵押税收的制度几乎剥夺了政府的财政自主权。 《辛丑条约》签订后要求中国支付巨额赔款。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笔债务意味着巨大的经济负担,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几乎需要支付两两银子。 西方列强开始要求用黄金结算赔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中国的地位也有所提升,曾为协约国阵营成员的中国在击败同盟国后,开始从部分列强那里停止了赔款。 然而,一战结束后,法国在物价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以退还中国未支付的赔款为名,要求中国用尚未流通的金法郎结算。 美国虽然曾答应退还部分赔款,但其条件是中国必须将这部分赔款用于培养留学生等项目。 这一举措表面上看似是对中国的援助,实则通过培养大量中国留学生,逐步将中国的人才资源输送到美国。 西方列强普遍认为,通过教育体系对中国青年的影响,远比单纯的武力或经济压迫更具长远效果。 约1300名中国留学生赴美深造。 相比之下,日本在这一时期仍旧坚决要求中国继续支付赔款。 进入1930年代,中国的赔款支付变得愈加荒谬。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对此,国民政府在1939年决定停止向日本支付赔款,尤其是在日本已经利用这些资金加强军备。 1943年,中国与美国、英国等国签订了新的条约,废除了《辛丑条约》中的大部分条款,包括庚子赔款的相关内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明确表示,依照国际法中的“恶债不偿”原则,拒绝承认任何不平等条约及其债务。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已经偿还了足够的代价。 此时,中国才彻底摆脱了庚子赔款的阴影,重拾尊严。 而有一件事甚至延续到了近些年。 1911年,清朝政府为修建“湖广铁路”而发行的债券,以及随后民国政府在1913年为其“黄金融资债券”发行的贷款,成为了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 这些债券原本在几十年后应当过期无效,然而却在2020年再次被美国田纳西州众议员马克·格林提出,并要求中国偿还1.6万亿美元的债务。 这一提案引起了广泛的嘲笑,因为这些债券早在1982年就被美国法院判定为无效。 参考文献:[1]周敏.从《马关条约》赔款看清朝灭亡的必然性[J].大连大学学报,1995,16(3):290-295

0 阅读:37
浮梦随形游

浮梦随形游

浮梦随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