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履仁,首位华裔美军少将。他于1934年出生在北京,父亲傅泾波曾是前驻华大使司

墨色绘梦师 2025-02-17 17:28:55

傅履仁,首位华裔美军少将。他于1934年出生在北京,父亲傅泾波曾是 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秘书。毕业于乔治城大学的傅履仁,在美陆军服役长达33年,并担任过军法处总监一职。 傅履仁家族源自满洲正红旗,属于清朝八旗贵族的一部分。 傅履仁的祖先在清朝时期属于下五旗中的正红旗,而非沙济富察氏这一较为显赫的上三旗氏族。 因此,尽管他姓富察,但他并不是福康安的后裔。 傅履仁的家族一直在满洲东北地区的不同部落中活动,直至清朝的灭亡。 傅履仁的父亲,傅泾波,早年留学燕京大学,在此结识了司徒雷登,并在其身边工作多年。 傅泾波与司徒雷登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工作上的合作,二人还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 傅泾波的妻子也与司徒雷登的关系十分亲近,因此,傅履仁从小便受到司徒雷登的影响。 在1950年,傅泾波选择携家迁往香港,之后在司徒雷登的帮助下前往美国。 在美国,傅泾波继续为司徒雷登工作,傅履仁则被送往纽约的一所私立学校就读。 傅履仁原本计划入读燕京大学,但由于家境变迁,最终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1949年,傅履仁随家人离开中国,赴香港,最终定居美国。 当时,他年仅15岁。 傅履仁在美国不仅接触到了西方文化,还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在乔治敦大学求学期间,他遇到了他一生的伴侣宗毓珍。 宗毓珍是一位来自中国苏州的女性,她的家庭在美国人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她的妹妹宗毓华后来成为著名的电视新闻主播。 傅履仁本来计划在乔治敦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进入法学院。 1970年代前,美国实行强制兵役制度,所有20至25岁的公民都有义务参军。 傅履仁虽然在乔治敦大学学习,但尚未成为美国公民,因此未能参与兵役。 然而,这一“错过”却让他遇见了宗毓珍。 毕业后,他接受了军队的征召。 最初,他打算只服满三年兵役,计划在旧金山服役。 然而,军方希望他能留在军队,并为他提供了赴欧洲工作的机会。 傅履仁提出希望调往德国。 在德国,他参与了当时驻欧的美军任务,与家人不同,傅履仁的父亲一直对他从军的决定表示不解,直到他晋升为上校,父亲才逐渐改变了态度。 1984年,他晋升为准将,随后在1989年成为少将。 虽然傅履仁在军队中获得了快速晋升,但他始终坚信,专注于工作才是成功的关键。 有一次,面对他在英国的晋升困难,他的上级给予了他简单却深刻的建议:“好好做事!”。 1988年,傅履仁首次以美国军官身份访问中国。 一次在上海的友谊商店参观时,他穿着美军军服,令当地营业员感到困惑,并对他的身份产生质疑。 面对这个问题,傅履仁巧妙地回应了对方。 他不仅设立了美国军队的环保法部门和采购欺诈法部门,还在波斯湾战争期间担任了陆军法务总监。 傅履仁因其卓越的军事服务,获得了包括杰出服务奖、国防部高级服务奖等多项荣誉。 然而,傅履仁并没有在军队安度晚年,而是选择了提前退役。 1993年,傅履仁以少将军衔退役后,进入了商界。 他首先加入了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负责国际业务,专注于为中国和香港的投资者提供法律咨询。 他深刻了解了中美之间的商业与政治关系。 此后,傅履仁进入了麦道航空公司,担任美国麦道(中国)公司总裁,负责公司的战略发展以及在中国的业务拓展。 麦道被波音收购后,傅履仁继续在波音中国公司担任高级职位。 在军队中,他曾管理过1600名军官和近2000名士官。 此外,傅履仁的华裔背景和流利的汉语使他在跨国公司中具备独特的优势,他不仅帮助公司拓展中国市场,还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 在1990年代中期,傅履仁积极投身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工作,成为美国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的重要人物,并最终担任会长。 在百人会的领导下,他并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搭建了桥梁。 傅履仁的家庭与司徒雷登的深厚情谊,使得他在父亲去世后,肩负起了将司徒雷登骨灰送回中国的重任。 司徒雷登曾在遗嘱中表达过希望将骨灰安葬于自己的故乡杭州的愿望。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直到2008年,傅履仁才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承诺。 司徒雷登的骨灰被安放在杭州。 参考文献:[1]周有恒.傅履仁: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将军[J].文史天地,2011(3):79-82

0 阅读:269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21

用户18xxx21

3
2025-02-19 15:38

麦道公司总裁?把中国大飞机耽误了十年?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