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孟郊,人们更容易记得他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却不容易记得诗风苦寒的他,一辈子都是可谓"回首欢乐少,抬腿忧患多"。他的忧患多到什么地步呢?
有一次他搬家,由于自己没车子,所以找朋友借了个车,也不晓得是牛车马车还是手推车。总之就是一个用来装东西的车子。车子借来了,家徒四壁,没有什么东西可装,千辛万苦呕心沥血的孟郊,写了一首"借车"。诗里面一句"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把他一生的窘迫几乎都涵盖进去了。
他在城北贫居,家里像破庙,读书没有灯。"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
整个居住的地方草木丛生,房子被包裹着,一幅兰若寺黑山老妖要出来的样子。黑漆漆的夜晚,只有冷月照着他的书。"惨绝人寰"。
他寄住在靖安坊,"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败菜不敢火"。喝的是静置后的浑水,吃的是自己认不得的野菜。菜放坏了不敢生火热(因为买不起燃料)。正是因为买不起燃料,后来有朋友给他送了一点炭新,可怜的孟郊烤上了火,感激不尽。写诗说"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如一条干蚯蚓被烤软了一般。
人们说杜甫是饿死的。相比较杜甫,孟郊惨一万倍,他可能真的是饿死的。热水喝不上,热饭吃不上,热床睡不上。他一辈子饥寒交迫,所以他的诗那么苦寒,那不是为了写诗锤炼的措辞,那就是他的人生他的一日三餐啊。
孟郊死了以后,穷得落不了葬。是他的伯乐山南西道节度使郑余庆,送给他家人几万钱,才有葬礼。由于什么遗产都没留下,妻儿无依无靠,郑余庆这又仗义出手,帮他赡养妻儿好多年。也许直到他的娃成人吧。
《唐才子传》形容孟郊是"一贫彻骨,裘褐悬结"。他是穷到骨头里,衣服上的补丁像癞头疮一层层堆叠出来的人。苦寒而生,苦寒而活,苦寒而死。可以说是苦到极致了。不过孟郊却有世人最崇敬的一股本色,他虽然穷苦到极致,却"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这,也算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