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名卧底警察受邀参加颁奖典礼,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民警”,没想到,就是这一次,差点断送了陈新民的缉毒生涯。
1992年,毒枭的悬赏令如同黑夜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照亮了陈新民的名字,也将他推向了深渊,就在不久前,他还是万众瞩目的英雄,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民警”称号,这本是荣耀的巅峰,却成了他噩梦的开端,荣耀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危险。
陈新民,湖南江华人,儿时的梦想很简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长大后,他选择了缉毒警察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奔赴云南,那个毒品肆虐的战场,云南,山峦叠嶂,却也成了毒贩的藏身之所,陈新民的缉毒生涯,便从这里开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毒贩的交易地点,如同猎豹般潜伏,等待时机成熟,一举将毒贩擒获,缴获大量毒品,这是他职业生涯的开端,也是他无数次出生入死的缩影,此后数年,陈新民穿梭于毒贩之间,上百次卧底,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像变色龙一样,不断变换身份,游走在黑白之间。
330起贩毒案件告破,634名毒贩落网,467.5千克海洛因、675.9千克鸦片被缴获,这些数字背后,是陈新民的汗水、鲜血,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凭借着卓越的战功,陈新民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权力越大,诱惑也越大,毒贩们试图用金钱收买他,但他从未动摇。
他知道,他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他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1992年发生了逆转,公开表彰,让陈新民的名字和照片公之于众,也让他成为了毒贩的眼中钉。
200万的悬赏令,是他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殊荣”,陈新民伪装成老板与毒贩接头,对方腰间的手枪让他神经紧绷,生死关头,他急中生智,用心理战术成功缴械,最终,8名毒贩落网,这次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卧底工作的危险性。
表彰大会后,陈新民再次踏上卧底之路,这一次,他险些暴露身份,与毒贩的对话中,他巧妙地周旋,最终化险为夷,完成任务,还有一次,一位即将被处决的毒枭提出想见陈新民最后一面,面对毒枭的咒骂,陈新民没有反驳,而是平静地与他对话,最终,毒枭忏悔,并希望陈新民劝诫自己的儿子不要重蹈覆辙。
这一幕,展现了缉毒警察铁血柔情的一面,200万的悬赏,让陈新民的家人也陷入了危险之中,毒贩找不到陈新民,便将目标转向了他的家人,陈新民早有预感,提前叮嘱家人注意安全,公安厅也暗中保护,但不幸还是发生了,毒贩绑架了陈新民的外甥,并强迫他吸毒。
那一刻,陈新民的内心如同刀绞,他发誓要将外甥从毒品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戒毒所里,陈新民陪伴着外甥,用爱和信念帮助他战胜毒瘾,重获新生,缉毒警察,是一个高危职业,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1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了32.5岁。
他们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甚至牺牲后连墓碑都不能立,他们的家人,也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然而,即使如此,仍然有无数人选择成为缉毒警察,他们前赴后继,用生命守护着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安全。
1982年,中国成立了第一支专业缉毒队,这些缉毒英雄们,有的已经长眠地下,有的身负重伤,但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陈新民的故事,只是中国缉毒警察的一个缩影,他们如同黑暗中的利刃,默默守护着光明,他们没有姓名,只有代号,他们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危险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