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杭州一医院发生了催人泪下的一幕,36岁的军人王启鹏在医院做了最后一次

如梦菲记 2025-02-22 17:25:10

2021年,杭州一医院发生了催人泪下的一幕,36岁的军人王启鹏在医院做了最后一次手术,而他的妻子在手术室外身体不停的发抖,眼泪也成串的掉了下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杭州树兰医院的走廊格外安静,只有急促的脚步声偶尔划破这份沉寂,手术室的红灯依然执着地亮着,在雪白的墙壁上映出一片暗红。   这是2021年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36岁的军人王启鹏正在里面进行着他生命中最后一场手术。   在手术室的门外,一个瘦弱的身影始终保持着同一个姿势,那是王启鹏的妻子,她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般不停地滚落。   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那扇沉重的手术室大门,仿佛透过这道门,还能看到丈夫熟悉的面容。   三十六个小时前,主治医生面色凝重地宣布,王启鹏的病情已经无法挽救,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将整个病房笼罩在无边的悲痛之中。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悲伤时,王启鹏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要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   这个决定在病房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王启鹏的父母几乎崩溃,他们无法接受儿子连最后的完整也要失去。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后也应保持完整,然而,王启鹏的妻子却在这个时刻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   她深知丈夫的为人,明白这是他最后的心愿,那一刻,她擦干了眼泪,用坚定的态度支持了丈夫的决定。   十四年前,二十二岁的王启鹏第一次穿上军装的场景恍若昨日,在边疆的日子里,他时常要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执勤,也要在烈日炎炎下巡逻。   然而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坚毅与担当,战友们都说,启鹏是个好兵,更是个好同志。   每当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二话不说就伸出援手。   就在两个月前的一次例行巡逻中,这位坚强的军人突然倒下了,送医后被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虽经过紧急手术暂时稳住了病情,但一周后病情却急转直下。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选择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继续履行一个军人的使命。   时针指向第五个小时,手术室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主刀医生摘下口罩,脸上的疲惫中透着一丝欣慰:手术成功了,王启鹏的器官已经完成了转移。   他的心脏、肝脏、肾脏和眼角膜,将为五个濒临绝望的生命带来新的希望。   原本笔直站立的战友们再也无法维持军人的刚毅,他们转过身,默默擦拭着眼角,王启鹏的妻子瘫坐在长椅上,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她知道,从此以后将再也看不到那个穿着军装、昂首挺胸的丈夫,但他的生命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下去。   生命的最后时刻,王启鹏留下了一封信,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个军人朴实的心愿。   他写道,作为一名军人,守护人民安康是他的责任,如今虽然无法继续穿着军装站岗执勤,但他希望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继续履行自己的使命。   医院的资料显示,接受王启鹏器官移植的五位患者手术都很成功,在这些陌生人的身上,他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延续。   这份跨越生死的馈赠,让绝望中的五个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   夜幕降临,医院的走廊渐渐安静下来,王启鹏的战友们整理好军装,庄严地向手术室方向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他的妻子终于站起身来,眼泪已经流干,但目光却异常坚定,她知道,丈夫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和大爱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军人,用生命的最后一课,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在杭州这座城市里,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   王启鹏用他的选择,书写了一个关于爱与奉献的永恒篇章。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2021.10.27《一位陆军战士的最后奉献:捐献5种器官,用生命挽救生命》

0 阅读:84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