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路上听了一段书,觉得很受启发,分享给你们。
说是某人有个富二代朋友,家里地方首富那种,为了孩子来京上学考虑买处房子,看了多家都犹豫不决。
其实这几处房价对他来说几乎是毛毛雨,不明白他为何不出手。
后来这个朋友说:
他认真评估了几处房子觉得并无稀缺性,未来升值空间小,这个价格未来再卖出去的可能性也不高,基本入手就是砸手里了;
不能因为有钱、这个钱对我来不算多就随便支出。
与其这样还不如租房子,就租最好的,都花不了几千万放在银行里的利息钱。
有钱人斤斤计较的花钱,而且一定是要以投资为目标花钱,其实人家祖辈就有这个思维模式,才积攒出了今天的家业啊。
我没钱买大房子,但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平时花的小钱也完全可以看看是不是投资了自己:
我在家做饭买高品质的食材,每顿吃得讲究点儿,就是投资健康;
我犯懒点外卖也不少花钱,没有健康溢价部分,仅是满足口腹的行为;
我喜欢买书看书,书就是对扩大眼界最好的投资;
用这个钱刷游戏,得到的虚拟成就有什么意义;
......
不单是钱,我们的日常行为都可以用投资的眼光来看:
早起一点,跑步上班,可能收获强健的身体;
他们午休都闲聊耗时间,我们闭目养精神,
别再熬夜,折损了肝肾之气;
......
每做一个决定前,不是想“我还有条件这么做”,而是“这件事对我的未来有什么收益”,
积少成多,积水成渊,细水长流,愚公移山。
写出来与你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