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中国的钱全部提前还清”,公开力挺中国,大量天然气将直达我国在里海东岸的卡拉库

绮梅说世界 2025-02-23 00:19:50

“欠中国的钱全部提前还清”,公开力挺中国,大量天然气将直达我国

在里海东岸的卡拉库姆沙漠腹地,价值220亿美元的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工程正加速推进。这条总长1000公里的“能源动脉”,即将把土库曼斯坦这个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储量的国家,与中国西部能源枢纽更紧密地联结。而在这宏大的基建图景背后,一个历时15年的债务故事,正成为国际社会解读中国式合作的鲜活样本。

2007年的土库曼斯坦,这个坐拥19.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的能源大国,却因苏联解体后的经济震荡陷入困局。管道老化、技术断层、资金短缺的三重枷锁,让该国天然气日产量长期徘徊在7000万立方米的低位。彼时西方能源巨头开出的苛刻条款:要求长达30年的特许经营权与65%的利润分成,将土方逼入绝境。

中国以81亿美元贷款打破僵局。不同于传统“资源换贷款”模式,中方创新采用“产能合作+基建联动”方案:贷款专项用于萨曼杰佩气田开发,同时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构建起横跨土、乌、哈三国的跨国输气网络。数据显示,该管道自2009年投运以来,累计输送天然气超4000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5.32亿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7.23亿吨。

中石油与土库曼天然气国家公司联合研发的“超深井钻探技术”,将气田开采深度从3500米突破至7000米,单井日产气量提升47%。中国工程师带来的数字油田系统,使气田管理效率提升60%,运营成本下降35%。这种技术转移带来的质变,令土方天然气出口收入从2008年的42亿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228亿美元,能源产业GDP占比突破40%。

当西方媒体渲染“中国债务陷阱论”时,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2023年上合峰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我们不仅提前两年清偿全部债务,更建立起价值300亿美元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相较于西方在非洲某国高达21%的违约率,中国对土贷款采用“浮动利率+弹性还款”机制,在2020年全球能源危机期间主动展期18个月,展现了大国担当。

随着年输气能力650亿立方米的D线管道2025年贯通,中土能源合作将开启2.0时代。双方共建的加瓦尔炼化厂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乙烷裂解技术,将天然气附加值提升300%。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土正联手开发全球首个跨境碳封存项目:将中国CCUS技术应用于土方气田,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1500万吨,相当于再造4.3万平方公里森林。

在这条横贯欧亚的能源丝路上,中国用15年时间诠释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层逻辑:当西方在“制裁大棒”与“空头支票”间摇摆时,东方智慧正在创造债务清零后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正如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所言:“中土模式重新定义了资源国与消费国的关系,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0 阅读:179
绮梅说世界

绮梅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