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也没歇着,深圳这场发布会放大招了!

新浪财经 2025-02-23 21:31:25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委科创委办公室主任、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就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总体情况作介绍,并与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主任林毅、市人才工作局局长罗冰就如何优化深圳创新生态、精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人才政策等方面答记者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荣才主持新闻发布会。

微信公众号“趋势捕捉”注意到,22日晚间,深圳官方平台“深圳发布”循例预告时,以“重磅”二字对这场发布会作了界定。

重磅在哪?趋势捕捉认为,至少有三点:

❖一是这场发布会举办的时点较为特殊,在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刚刚结束后,深圳市两会开幕前一天举行。

❖二是发布会的主题——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不仅聚焦,而且特别,这里的“最好”二字尤为值得关注。

❖三是从内容看,本场发布会针对时下的各方关切,既亮出了近年来深圳在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人才发展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成绩单,更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新政策新举措,用“放大招”来形容亦不为过。

深圳,就是要做到最好,保持最好,这是信心宣示,也有底气支撑。

发布会,深圳晒出了诸多“硬数据”。例如——

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密度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9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总数分别达1025家、95家,增量均居全国第一、总量均居全国第二。

其中,A股上市民营企业286家、市值5.1万亿元,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全国城市第一;民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6家、位居全国第一;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独角兽企业分别有2.37万家、34家,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

此外,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近20万人,增量较2023年增长55.4%,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目前,全市高层次人才2.6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22万人,技能人才406万人,各类人才总量700万。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这些“硬数据”,彰显的是深圳卓越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在发布会上公布了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家底”。

去年10月,深圳三个重点产业专班之一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一经亮相运作,就引来媒体和国内兄弟城市的目光。

2025年1月,林毅以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的身份接受《深圳特区报》专访,而本次新闻发布会,林毅用了较大篇幅介绍相关情况。趋势捕捉认为,安排林毅参加此次发布会并介绍深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凸显了这两大产业是“优先级”,同时也有回应当前热点的意味在里头。

林毅介绍,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有“两个一”:

第一个是有一支专业的产业队伍,组建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以专业、精干队伍推动产业发展。

第二个是有一批优质的企业,全市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独角兽企业6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创新活力持续迸发。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占中国大陆上榜企业近1/4。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时下两个最为热门、最具话题效应的产业,对此,深圳早已前瞻布局,培育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但一直以来,深圳奉行务实低调、少说多做的行事风格,令外界对深圳这两大产业的实力知之不多。

这场发布会,首次较为全面亮了家底,同时透露了接下来将要实施的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例如——

2025年,深圳市将多渠道筹集45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训力券、模型券、语料券、场景补贴、科技研发等,为初创企业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的资助。

近期,深圳还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对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构建专用数据集、提升规模化制造和应用能力等予以精准支持。

此外,为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圳城市全域全时全场景将“应开尽开”。深圳在全国率先将政务服务系统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上线运行“深小i”AI政务助手,让政策获取像点餐一样轻松,让政策解读像聊天一样易懂,让政务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2025年再开放100个应用场景,加速场景供需匹配。

在吸引人才方面,发布会也有颇多关注点。实施12年的来深求职高校应届毕业生免费住宿政策,由7天延长为15天;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人才引进入户全流程网上办理,足不出户,最快24分钟成为深圳人;连续14年面向全球遴选“孔雀团队”,为300多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近100亿元支持。

DeepSeek引爆全球后,有舆论称深圳“重应用轻基础”,但趋势捕捉认为,“应用”和“基础研究”这二者不应形成二元对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曾表示,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应用场景丰富,这是一个独特的优势。拥有强大产业集群、供应链高度整合的深圳,一直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和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强调“AI产业化、产业AI化”的双向路线,今后也将继续在这一领域先行探索。

纵观这场新闻发布会,举实例、摆数据、亮举措、谈计划,干货多、信息量大。更有知情人士透露,这场发布会,端出来的“政策牛肉”、公布的新举措,只是前奏,是一小部分,更系统、更大的招,“已在路上”,而且在近期就会陆续有来。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深圳绝不只是说说。

“最好”是决心,更是目标,这条路永无止境,深圳干在实处、勇立潮头!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