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谢楠因私自开枪为牺牲的战友送行而被开除军籍,20年后,谢楠带着957朵玫瑰花重返烈士陵园,用花朵铺满整个陵园,献上她感人至深的战友情。
在云南省昆明市的麻栗坡,有一处静穆肃然的陵园。如果你去那里,一定会被一幕幕令人动容的场景所打动。
而这一切还得从1984年说起,那一年,中越两国在边境地区爆发了一场战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增兵炮,与越军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
其中有一名18岁的小姑娘谢楠,她放弃高考踌躇满志地参军入伍,成为昆明军区的一名卫生员。可她却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年纪,她就要亲身经历战火硝烟的洗礼。
一声令下,谢楠和所在部队就这样投入到了惨烈的战场。她被安排在后方医院工作,每天都要目睹形形色色的伤员被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
断肢残躯,哀嚎不止,血腥画面让谢楠吓破了胆。可就在这个时候,她突然明白了父亲曾告诉过她的一句话:“军人就得学会在生死面前永不退缩。”
是啊,这些壮士们可是为了捍卫家园而流血牺牲的,自己怎能在这个时候胆怯软弱呢?就这样,谢楠硬是熬过了最初的恐惧,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夜以继日地抢救伤员。
不过,就在她以为刚渡过生命中最残酷一关时,一个和谢楠是老乡的17岁小伙子赵勇,在上前线前找到了她。
原来赵勇是为了有眼疾的父亲买一台收音机作为生日礼物,却缺了15块钱。而谢楠当时手里的钱也不多,因此,她没多想,便给了赵勇10块。
谁知道就在第二天夜里的一次回营途中,赵勇不幸遭遇地雷炸死,临终前的心愿竟然没能实现。
当谢楠看到好友的遗体时,整个人崩溃了,悔恨交加!要是当初自己能拿出全部钱财借给他,赵勇或许就能完成他的心愿。
与此同时,自赵勇离世后,接二连三有更多的战友离开人世,场面变得愈发残酷。谢楠看着他们年轻而英勇的生命就这么因为战争无情地凋零,心如刀割,痛不欲生。
而就在赵勇等人下葬的那天,她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怆,对着天空狠狠地放了几枪,殊不知,这却给自己的军队生涯埋下了祸根。
最终,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撤销三等功,并遭到开除军籍的处分。
就这样,谢楠被迫离开了战场,尽管她后来事业有成,可她却始终都放不下内心的那个结。
于是,怀揣着愧疚的谢楠后来便孑然一身飞赴云南,找到了当年的阵地——麻栗坡。这里已于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了烈士陵园,安葬着957位阵亡将士。
她凭着记忆,一点一滴地找到了赵勇的墓碑,在那里伏地祭奠,了却了多年的遗憾。她原以为如此就可以了无牵挂,但当看到这些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横尸陵园时,她再也无法安心离去。
再加上,从管理员那里,谢楠得知这些烈士当中有300多人家属至今不知其踪迹,从未接到过任何生死音讯,更没人来看过他们的坟墓。
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开始在她心头萌芽:我一定要找到他们,让他们的亲人知晓自己骄傲的孩子保家卫国时的那份光荣与壮烈!
从那时起,她步履不停,遍访各地寻找着烈士家人的下落。慷慨解囊,为他们租车包机前来云南,倾其所有,在烈士陵园附近开了一家“老兵之家”茶馆,专门为前来扫墓的家属提供服务......
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家属从全国各地前来扫墓。
不知是谁先拍下了一张谢楠为所有墓碑插上鲜艳玫瑰的照片,随后,这个举动被传为佳话,谢楠也因此得了“老山女兵”的美誉。
尽管如此,谢楠仍旧坚持自己的事业,每年清明时节都要一一为墓碑添上红色的鲜花,全凭自己的薪水自费购买。
有人问她为什么一定要用红玫瑰?她说:“这些孩子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为国捐躯,比任何人都应该配有最绚丽的鲜花。”
经过多年的努力,谢楠终于帮助几百位阵亡将士家属找到了亲人的下落,让他们重新与英雄之魂相连。
是啊,她只是一介布衣,却用自己孜孜不倦的足迹丈量着英魂回乡的距离,用单薄的肩膀扛起了纪念先烈的重任。这就是谢楠,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