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配公告称,股东格洛利与迪之凯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17.04%股份。两股东拟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0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96%。12月的时候有另外两个股东计划减持3%股份,加上这一次,一共接近6%的股份了。以市值计算,将套现几亿元。
公告发出之后,不出意外的收获了一堆骂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公司的股价,上市首日大涨,最高50元。然后是不断下跌,1年多一点的时间内下跌到现在17元左右。我能理解散户的愤怒,但是我并不同情。道理很简单,这公司发行价14元多,现在的价格17元左右,说明什么问题?二级市场股价的高低和股东的减持有关系吗?
之前各种限制措施,最严厉的也不过是不能低于发行价,现在低于了没有?之前我说过很多次发行价的形成过程,诸多机构需要根据自己的看法来报价,由于二级市场每一次都能很顺利的卖出,所以机构的发行价报价是极高的。上市后被热捧,价格更高,这并不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就被低估,只是市场热情所致。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几年中发行的大部分新股,发行价其实就应该是天花板。以前很多投资者的习惯是看着股价跌到发行价就觉得很低了,其实正好相反,发行价这个位置才应该是到头了。
这次的减持,虽然让不少人很生气,但是要明白一个道理。以后别瞎买股票了,也别总是觉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了。过于乐观买入股票,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