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式战机都是苏霍伊系列了,米格系列战机没有了吗? 归根结底是因为随着俄罗斯经济的衰退,支撑两大以战斗机为主的军工企业变得愈发困难。 其实,单靠一家也已经很勉强了,虽然苏霍伊的处境比米高扬好些,但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目前,除了俄罗斯本土,苏霍伊几乎没有多少外部客户,伊朗和印度这些老客户也主要只是维护合同,根本无法支撑其发展。 米高扬的衰落,特别是米格29的失败,成了其无法避免的命运。 虽然许多人认为米格29是一款低端战机,但事实上,它与苏-27并不是简单的高低搭配关系。 米格29的设计目标是与美军的F-15抗衡,而不是F-16。 特别是在欧洲,密集的机场布局让战机航程短一些也没关系。苏联当时选择牺牲一些性能,比如航程,以提高推重比和飞行性能,因为这样更适应与装甲部队配合的作战需求。 与此不同,苏联的国土防空军与空军需求差异巨大。国土防空军主要对抗北约战略轰炸机,因此对战斗机的要求是远程截击能力。 苏-27应运而生,满足了这一需求,而苏联空军则更注重前线支援,米格29正是应对这一需求的产物。 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导致其战机发展逐渐停滞,米高扬在这一背景下越发捉襟见肘。 米格29虽然性能不错,但其成本却过于高昂,特别是在维护和使用费用方面,远超同级别的F-16。尽管米格29本身的售价不算高,但其高昂的运营成本却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 而与苏-27相比,米格29在数量需求上明显不具优势,导致它根本无法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米高扬最终难以应对这些压力,逐渐被苏霍伊吞并,这一命运的转折可以说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国际空域的平静,被一架苏-57战斗机打破!俄罗斯飞行员博格丹驾驶它,刚从印度航展
【68评论】【8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