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鉴13‖美俄联手“差评”的泽连斯基,为何乌克兰人却在“追更”? 俄乌冲突满三年,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早已超期,但这位被特朗普嘲讽为“支持率4%的喜剧演员”,却在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的民调中保持着57%的支持率,甚至在拒绝美国“稀土换援助”协议后飙升至65%。这种“美俄越骂,泽连斯基越红”的魔幻现实,背后藏着三个关键悖论。 其一,外部施压越狠,民族情绪越旺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狂喷泽连斯基是“未经选举的独裁者”,普京质疑其合法性时,乌克兰民众的反应堪称“叛逆”——第聂伯罗市市长鲍里斯·菲拉托夫直言:“他坏不坏都无所谓,外国人没资格评判我们的总统!”。 这种“护犊子”心态,本质是民族主义情绪在战争高压下的反弹。正如乌克兰反对派议员所说:“当外国人侮辱泽连斯基时,他们攻击的是整个乌克兰的尊严。” 美俄的贬损反而让泽连斯基成了国家主权的“人形盾牌”,支持率自然水涨船高。 其二:战争越残酷,领袖越“刚需” 战争初期的泽连斯基确实靠着“地堡演讲”赢得过90%的支持率,但三年鏖战后仍有超半数民众力挺,靠的不仅是悲情营销。 面对特朗普要求乌克兰割让土地矿产的“和平协议”,泽连斯基公开喊出“不会签署让十代人买单的卖国条约”,这种“宁为玉碎”的姿态,恰好击中了乌克兰人对领土主权的执念。 更微妙的是,当特朗普团队将乌克兰矿产收益的50%划入美国基金时,泽连斯基的强硬拒绝反而成了“国家利益捍卫者”的活广告。 其三:合法性危机越重,战时凝聚力越强 尽管泽连斯基的任期已超期近一年,但乌克兰议会以“戒严状态”为由推迟选举,获得了57%民众的支持。这种看似反民主的操作,实则是战争逻辑下的特殊共识:在俄军轰炸机盘旋的夜晚,民众更渴望一个稳定的指挥核心,而非民主程序的空转。 正如基辅市民所说:“现在换总统?难道要让扎卢日尼将军一边打仗一边竞选吗?” 更何况,特朗普声称“泽连斯基支持率4%”的言论被证实源自俄罗斯虚假信息,反而让乌克兰人产生“敌人的敌人即战友”的心理投射。 总之,当美俄忙着将泽连斯基塑造成“提线木偶”或“战争贩子”时,乌克兰人看到的却是一个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的符号——他越是被大国践踏,就越像普通乌克兰人的命运缩影。这种共情,远比民调数字更真实。正如一位基辅老人所说:“我们当然知道他不完美,但至少他在用我们的语言说‘不’。” 在这个意义上,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不是对个人的崇拜,而是弱者对强权的集体倔强。
俄乌鉴13‖美俄联手“差评”的泽连斯基,为何乌克兰人却在“追更”? 俄乌冲突满
孟岩说
2025-02-24 15:26:5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