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网上有人说,磁器口是那种重庆本地人不会去,只有外地人才去的地方。其实这样的地方,在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尽管本地人声称看不起这种地方,但它们却总是本地最有人气的地方。从上海到南京路到北京前门大街,从深圳的世界之窗到广州上下九都是如此。 我只去过重庆两次。但对重庆的很多地名,如沙坪坝,北碚,磁器口,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等,都耳熟能详。这一方面,得益于小时候读过很多和重庆有关的小说或回忆录,另一方面,也因为家人朋友或在重庆生活过或就是重庆人。其中磁器口也算我没去过之前就熟悉的地方。 这个名字,最早是从小说《红岩》里知道的。在《红岩》中,曾经写到一位装傻的政治犯叫华子良,他因为看起来疯疯傻傻的,人畜无害,所以经常挑着担子,被派到磁器口来给监狱的食堂买菜。结果有一次他借机从磁器口成功脱逃。这是一个小说故事,但如今,在磁器口,一个石阶边赫然刻着“华子良逃脱处”的牌子,让人有些惊讶。不过,华子良却实有其人,其原型是山东人,60年代曾任贵阳市委书记。 虽然今天的磁器口是一个商业化的仿古小镇,但是这里的地貌和建筑样式都并不让人觉得别扭。它依然是川黔渝常见的村镇样貌,只是今天的磁器口已经融入城市,成为街区的一部分。 磁器口街头每天都像赶场一样,满街的小吃和满街的人,确实拥挤,很多人都是观光客和本地食客,他们大多来此淘点小吃,看看风景,也有人来感受一下老重庆的街巷风貌,人群中偶尔能见到老重庆的“棒棒”,证明这里并不完全是外地人的天下。“棒棒”是重庆人对来自乡村的临时搬运工的称呼,他们以帮人搬运东西为生,在西南一带的山城,因为地势的关系,上下坡多,短途的运输也是个辛苦活,大到家具电器,小到蔬果米粮,有时都需要人帮忙,棒棒们就应运而生,成为老重庆风景的一部分。
大S这场豪门财产保卫战越挖越有料!台媒曝出S妈眼睛通红独自现身街头,知情人抖出惊天细节
【4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