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年,包拯去世,出殡当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原来,他临终时悄悄告诉女婿文效:“我走后,你要准备21口棺材,并从7个城门一起抬出去,”这个谜团困扰了大家900多年,直到包公墓被发掘,真相才最终揭开。 1062年,包府中一片阴郁,昔日公堂上断案入神的包拯,如今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膝下儿女跪做一团,面色凝重。 “文效,有一事需请你去办。” “爹,您说,我一定照办。” “我走后,你们准备21口棺材,从7个城门抬出去,不要告诉别人我在哪里……” 文效微微一愣,心中既有悲痛又有疑惑:“爹,这么做有何用意?” 包拯深吸口气,还没来得及说就断了气。 文效和包綬虽然满是疑惑,却还是决定按照父亲的遗愿来办。 丧仪当天,21口棺材满满当当的停满了院子,就连前来祭奠的百姓也看的目瞪口呆。 “这,包老爷的遗骨,到底在哪个棺材里?” 文效等人默默摇头,不予应答。 无奈,人们只能在灵堂前上一炷香,说些悼念的话,才遗憾离去。 不久后,浩浩荡荡的丧仪队就出发了,21口棺材,每个城门3个,分别朝7个方向去,沿街的民众看了,也是颇为不解。 “包老爷生前那么廉明的人,丧事为什么要这么办?” “对呀,以后要祭拜,得去哪个坟头呢?” 包拯一生清正廉明,是不可多得的好官,21口棺材即便放在皇家也是颇为铺张浪费的情况,他怎么会这时候“犯糊涂”呢? 议论声源源不断地传入包綬和文效等人耳中,让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随着21口棺材纷纷落地,这件事才终于告一段落,只是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心中仍旧对这件事存有疑问,而包拯的安身之地也成了一个谜团。 直到后来,人们才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在民众心中,包拯是清正廉明的代表,可是在一些贪官污吏眼中,他确是一个“恶魔”一样的存在。 因为为官清正,所以包拯在朝中得罪了不少高官,如果让人家知道了自己陵墓的位置,很可能会做一些违反道德之事。 自己的墓被人破坏了不要紧,可是如果连累家族的墓地也被破坏,那包拯心中就过意不去了。 古时候讲究入土为安、死者为大,包拯也非常看重这一点,自然不愿意自己家族的陵墓被破坏。 所以最终他采取了这样的方法,防止那些有心之人为虎作伥。 果不其然,包拯安葬之后,很多人一直都在寻找他真正陵墓的下落,虽然大多数都是想要祭奠的普通民众,可其中鱼龙混杂,还是有很多不法之人的。 不过最终他们也没有找到包拯的下落,这件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了了之了。 后来还是有人在不断寻找包拯的墓穴,不过一直到900年后,一次偶然的挖掘才终于发现了包拯的陵墓,其中的真相也终于浮出了水面。 据说包拯的陵墓中一共存放了21个棺椁,只是其他的都遭到了破坏,只有包拯和其妻子所在的那个金丝楠木棺材没有遭到破坏,所以才能够被人们发现并确认。 他的陵墓经过开掘之后,其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他高风亮节的精神,也成了不少人的榜样。 时至今日,开封的包公祠中仍旧香火鼎盛,来者络绎不绝,可见无论何时,人们都未曾忘记包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他的精神,也必然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永世流传下去。 (百度百科:包拯墓)
在风波亭时间,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的隐情。
【5评论】【1点赞】
五金冲件
21口棺材啊,真特么的大清官!
安源 回复 02-24 22:27
清官就该一无所有吗?合法收入不行吗?忌恨清官者非奸即盗
用户12xxx14
包公千算万算,最后还是被砖家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