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远见和执行力,真不是一般国家能比的。因为判断一个政府是不是有能力,最关键的

90后小宝 2025-02-24 22:55:27

中国的远见和执行力,真不是一般国家能比的。因为判断一个政府是不是有能力,最关键的在于他是否能看到未来,而不是眼下,对比一下乌克兰就知道了,当初我们顶着压力搞原子弹,而乌克兰却选择了放弃核武器,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未来,而乌克兰只看到眼下。   事实上当初从两弹一星到现在的北斗导航,从修桥铺路到高铁大数据,很多决策在当时被骂,但后来都狠狠打了质疑者的脸。   上世纪六十年代造原子弹就是个例子。当时的国家穷得叮当响,钱放在哪都显得金贵。   可是,国家硬是顶着压力砸钱搞核武器。那个时候,连金庸都公开批评,说一个连老百姓裤子都穿不起的国家造什么原子弹?   后来呢?到了九十年代的南海撞机,中国可不是当初任人摆布的那副模样了。如果没有核武器,没有硬实力,咱连谈判资格都没有。   反观乌克兰,当初相信美西方的承诺,以为放弃核武器就能得到美西方的保护,可结果呢?美国转头就跟俄罗斯会谈了。   再说那些让人争议不休的大工程。就比如三峡大坝,刚提出时,骂声谁没听过?有人说搞这么大的工程,投入吓人不说,万一失败不就砸锅了吗?   可08年冰灾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是三峡给冻哭的南方人送了电。这个“劳民伤财”的项目,硬是成了后来的“国民保障”。   高速路的故事更简单,1993年建成的经津唐高速,当时车少得和“摆设”一样,反对的声音说这路根本没用处。   可今天呢?每分钟车流量里的货就值20万,它成了经济物流的大动脉。顶着质疑修的路,走出来的却是惊人的未来。   还有京沪高铁,2008年开建的时候,质疑都快把耳朵震聋了,因为造价太高。   但是现在四小时就能从北京跑到上海,回想那些“别急,人民还等不起”的话,还真是被历史扔进了回收站。高铁不仅方便了生活,还彻底改变了城市间的格局。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北斗卫星,最开始搞的时候,有人不明白,觉得GPS都用了,为啥还花大钱搞自己的导航?   没人想过这事儿背后的意义吧?后来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靠北斗才实现了精准操作。如果当初没有坚持,那些关键时刻我们拿什么自立?   中国干事就是这种风格,技术也好,基础设施也好,先被骂个半死,后来靠实力说话。   贵州山里的大数据中心,当初也被嫌“烧钱”,结果现在短视频、车票抢购背后都靠它。   这些东西藏得太深,很多时候老百姓都感觉不到,但它确确实实在改变生活。   中国的决策虽然总被说“想太远”,但每一步都被现实证明走得对。讲真,敢背骂名去为未来铺路,这种魄力,真是没得说。

0 阅读:123
90后小宝

90后小宝

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