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汽协发布的1月汽车销量数据挺有意思——前十车企卖了205.3万辆车,直接占

铭果果在努力呀 2025-02-25 01:10:36

最近中汽协发布的1月汽车销量数据挺有意思——前十车企卖了205.3万辆车,直接占了市场84.7%的份额。这说明啥?说白了,现在汽车行业越来越像手机市场,头部玩家疯狂吃肉,小厂连汤都快喝不上了。咱们今天就着这组数据,聊聊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三大巨变。 第一变:新能源车彻底成主角 比亚迪和吉利这两个自主品牌销量蹭蹭涨,尤其比亚迪去年开始就稳坐全球新能源销冠。现在连传统车企上汽、奇瑞的微增,靠的也是新能源车型续命。反观那些销量下滑的合资品牌,说白了就是新能源转型太磨叽。现在消费者买车,续航焦虑早被快充技术治好了,反而更关心智驾系统能不能自动泊车、车机语音助手能不能听懂方言。今年春节高速服务区最热闹的不是加油站,而是充电站排队的绿牌车,这场面放五年前谁敢信? 第二变:技术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现在车企拼的早不是发动机参数了,华为的乾崑智驾、百度的Apollo、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才是硬通货。你看华为绑着赛力斯、奇瑞、长安搞智选车模式,本质上就是科技公司下场当军火商。最近雷军说小米汽车研发投入超100亿,钱主要砸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上。这行业现在比的是谁家OTA升级更快,谁能先实现城市NOA全覆盖,传统三大件彻底沦为配角。 第三变:全球化成了生死门票 国内车市卷成这样,车企要么出海找活路,要么等着被卷死。奇瑞1月出口暴涨90%,长城在俄罗斯卖成街车,比亚迪甚至把工厂开到匈牙利。但出海也不是躺赚,欧洲最近反补贴调查、东南亚市场日系车根基深得很。现在最聪明的玩法像蔚来——带着换电站技术去挪威,用服务差异化破圈。说到底,未来能在牌桌上活下来的车企,必须同时玩转本土研发+全球供应链+区域化定制这三重技能。 现在买车的人其实挺幸福,15万能买到带华为智驾的增程车,20万预算就能开走续航700公里的纯电轿跑。但投资者可得擦亮眼,这行业正在经历智能手机式的大洗牌,选错队伍可能血本无归。唯一确定的是,未来马路上跑的,注定是更智能、更便宜、更多花样的中国车。

0 阅读:0
铭果果在努力呀

铭果果在努力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