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路还让不让人走了?” 2025年2月23日,有媒体爆出,宁波四明山的雪天里,游客们心急如焚,据说有领导在山里看雪,指挥交通志愿者封路阻拦。真相大反转!原来是一场误会!
网传视频里,一辆宁波牌照私家车堵在下山道路上,数位身着 “交通管理” 制服的工作人员在旁执勤。
拍摄者愤怒地质问,指责工作人员封路是因为有领导在山里赏雪,还提及工作人员骂人。
这视频一传出,瞬间点燃舆论。
事情发生在 2025 年 2 月 20 日,受寒流影响,浙江宁波四明山区雪花纷飞,银装素裹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
当地警方和政府为保障游客安全与交通顺畅,临时安排交通志愿者进行劝导管理。
要知道,山区道路本就蜿蜒曲折,雪天更是湿滑难行,车辆打滑事故频发。
就像 2 月 20 日晚,前往余姚四明山仰天湖的路上,多辆车因路面湿滑,不是冲进沟渠,就是撞树、撞山坡,当晚余姚四明山派出所接到 17 起车辆打滑事故报警。
还有资深 “驴友” 王先生,独自上山赏雪,结果迷路被困 3 小时。
所以,交通疏导和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
随着调查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2 月 23 日,宁波余姚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根本没有领导在山里赏雪,涉事人员是交通志愿者。
原来,是志愿者在劝导管理时讲话太冲、不文明,引发下山游客不满,从而导致冲突。
当地警方也表示,这完全是一场误会。
想想也是,志愿者们本是好心维持秩序,却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矛盾,这也反映出沟通在生活里太重要了。
换个温和的方式,或许就能避免这场冲突。
这起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网友们的评价也五花八门。
有的网友比较理智,认为志愿者初衷是为了保障游客安全,在恶劣天气下维持秩序,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沟通方式欠佳,大家应该多些理解,相关部门后续做好培训就行。
但也有不少网友抓住 “私家车封路”、“志愿者执法不规范” 等点不放,质疑志愿者的权力边界在哪,调侃 “要是志愿者能封路,那以后是不是啥都能管”,
还呼吁相关部门要明确志愿者职责,加强管理和监督,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这起事件,看似是一场简单的冲突,实则蕴含着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双方站在各自角度,都有自己的理由。这也提醒相关部门,以后组织志愿服务,一定要做好培训,提升沟通能力。
要是多些换位思考,多些理解包容,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或许就能避免。
就像这次四明山冲突,若双方多些耐心,互相体谅,结果或许就大不一样。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 2025-2-23 《2月23日,浙江宁波。官方辟谣交通执法人员为领导赏雪堵路与游客起冲突 :根本没有领导在山里赏雪,系志愿者讲话不文明,引起下山游客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