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国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四川雅江,看兄弟俩的着装,他们是扎坝青年。看兄弟俩

柠檬树下的沧桑 2025-02-25 11:31:10

这是民国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四川雅江,看兄弟俩的着装,他们是扎坝青年。

看兄弟俩的身高、长相、打扮,右边的显然是哥哥,看上去20出头了,而且有些发福,显然是结过婚、有家室的。

左边的弟弟就瘦小很多,也就15、6岁的样子。兄弟俩扶着的是木筏子吗?

这个像木筏子一样的物件,在比弟弟还高的顶端,是尖尖的嘴,往下一点两边支棱着像鱼鳍似的小扇形,雅江那边也万万没有这么大的鱼呀。

原来,这是兄弟俩刚刚从家里灶台上的房梁上,卸下了一头挂了几十年的熏猪,家里一定是遇上了大喜事,像弟弟可能要定亲之类的。

这熏猪,又叫旧猪、陈猪,因为味道独特,也叫臭猪,制作熏猪在扎坝地区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为战事做储备。

每年农历年底、农闲的时候,也是成猪膘肥体壮的时候,温度、湿度合适,正是制作熏猪的好时节,一定取膘肥体壮、身形完整的成猪,几个人将猪控制住,在猪脖子上套根绳套,不放血、让猪窒息。

等猪安静了退毛,再在猪肚子上开个不大的孔,取出内脏、放出血水,等血水淋干,用青稞、麦子等杂粮,再拌上灶灰,塞进猪肚子里,用针线将开口缝上,再用搅拌过的红土、灶灰塞住猪的七窍和缝过得开口。

上面的工作完成后,将处理好的猪,埋在麦糠灶灰中吸干水分。

初春气温开始回升了,将猪从麦糠灶灰中取出,铲去粘在猪身上的糠灰,再用麦草将猪的身上擦干净,捆住四只脚,悬挂在灶台上的房梁上,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时间了。

在扎坝地区,一般人家的灶台上面,总得挂上3、5只熏猪。

除了过几年换一下捆绑猪脚的绳子,这熏猪基本上就在房梁上待着,少于10年的熏猪,是决计不会食用的。

重大节日、家里办喜事、来了贵宾,家里才会从梁上的猪身上取下一块,用水浸泡、刮去猪皮上长年熏制形成的黑黑的一层,或是做汤、或是烹煮,整块烹煮后、切出来的肉片,脂肪部分是黄灿灿的。

瘦肉很是筋道,既有有淡淡的苦涩,又有类似中药的味道,是扎坝人特别钟爱的美食。

家里有婚事的时候,也可以作为聘礼或者嫁妆。

除此以外,即使家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扎坝人绝对不会用熏猪进行交易,或者换取其他物品。

这种小众化的独特食品,甚至可以保存50年以上,仍然可以食用,如果你有幸在扎坝品尝到这种难得的美食,那扎坝人对你的礼遇。

尽管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但扎坝让人制作熏猪的传统习惯还保留着。

由此可见,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0 阅读:1103
柠檬树下的沧桑

柠檬树下的沧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