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银为什么做成元宝形状?
说句不好听的,不是古人不想把金银做成方便携带的方块,而是当时熔铸技术有限,元宝那种中间鼓两头翘的船型已经是铸造工艺的极限了。
古代的熔铸设备和技术没办法像现在这么精准控制,要把金银熔成规则的方块很难,船型相对好铸造。
而且做成元宝形状还有实际用途,中间鼓起来能加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放着更稳当,不容易滚动,在古代运输过程中,稳定很重要,不然金银滚来滚去,运输风险就大了。
大家想想,要是你是古代的商人,面对形状不规则不好运输的金银,和相对稳定的元宝形状,你会选哪种方便携带和交易呢?
青青
长方形的和元宝,哪个好铸?荒谬!元宝肯定含有某种美好寓意!
斯人已去
电视剧看多了,古代压根就没有元宝状的银锭,小编应该从没见过真的长什么样,唐宋基本都是束腰锭,正反都是平的,明锭是船型的,两边高中间低,清锭有船型的,但更多的是类似蛋塔形状的,中间下凹,每个省都有自己独特风格
豆腐小僧
这种叫官制银,其实流通量并不大,真正民间用的,都是足两的散银,形状大致方坨即可,主要得足两,有不同规格的两制(比如一两、五钱、十两以上的都很少见),然后散银时不时的需要熔炼重新足两,而大商家一般都备有银称。
无怨无悔有几人
是防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