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啥总能随时对我国发动贸易战,搞得咱们损失不小呢?其实说白了,他们是全球消费市场的操盘手,咱们这边低端制造业的利润薄得跟纸似的,一捏就破,而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谁有市场谁说话硬。 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美国拥有定价权和规则制定权。他们一宣布加征关税,中国制造业马上就感受到压力。 咱们的处境相对被动,虽然是"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大多是利润极低的产品,利润率只有3%到10%,几乎就在盈亏边缘摇摆。 关税一加,许多工厂就面临两难选择:继续生产可能亏本,停产又会丢失市场。一旦放弃订单,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立马就能接手。 虽然有些海外工厂还是中国老板开的,但就业机会和配套产业已经流向了别国,这直接关系到咱们的就业稳定和社会和谐。 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已经不是短期摩擦,而是长期战略调整。这些年东南亚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大幅提升,就算贸易冲突缓和,流失的产业链也很难完全回流。 有人说"低端产业本来就该淘汰",但在高端制造业还没完全成熟前,这些"低端"产业其实承担着重要的就业功能,是无数家庭的生计保障。 贸易战暴露了咱们经济的软肋:过度依赖出口和低端制造业。这不仅会导致短期的就业压力和经济增速放缓,从长远看也是对产业升级的强制推动,只不过这种被迫转型的节奏可能不是咱们自己想要的。 面对这种局面,"双循环"战略成了必然选择,一方面,咱们需要扩大内需市场,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要稳住现有外贸关系,开拓更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对于已经转移的产业,咱们得理性看待,在保障就业的前提下,可以有序引导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或转移,同时加速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价值。 贸易战还促使咱们重新审视产业链安全和技术依赖问题,在关键领域,中国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供应体系,减少"卡脖子"风险。 技术创新成了应对贸易战的关键武器,从模仿到创新,从跟随到引领,这是中国制造业必须完成的转型。 扩大内需也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要战略,中国有14亿人口的广阔市场,这是天然的缓冲区,但激活内需不是喊口号,而是要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来释放消费潜力。 贸易战带来的阵痛是真实的,但也可能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催化剂。对此各位观众老爷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罪魁祸首就是国内的企业不做品牌溢价,就知道内卷,导致底层工人根本没有超额收益,拿到手的就只够日常生活,没有消费能力,国内消费不畅,工人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你看看小米就知道了,汽车定价严重错误,销量这么大有毛线用!
无悔青春
培育好中国的市场,不能过度依赖外国市场
许釡傑贤鈫
学美团啊!加入的商家收营业额扣25%!互联网多好,只要搞个平台,营业额就收25%的利润!比企业利润3%多少?互联网多牛逼,互联网平台打败全世界制造业的利润!
转角遇到鬼 回复 04-06 11:15
马云这个犹太人的搬运工更多
不吃这一套
此经济战争必须打,无论成败,中国人民一定会坚持到底!
ajie 回复 04-06 08:22
能不能坚持,要看口袋是不是殷实!!
用户13xxx42
发动战争是最好的办法,可以扩大人口规模,扩大领土,内部市场就更加大,资源也更加丰富
勿忘我
你亏得就继续做,亏不起就关厂,谁叫你专生产些没有利润的低端产品,
朋哥
方那天中国宣布结算不用美元,或使用比列的时候,那就有的玩了
shartencatttt
利润本来就低,关税不按规矩出牌一下10% 一下10%大部分利润给了欧美他们躺着数钱
高州天命
中国人一窝蜂上一个行业应该改,没利润宁愿传行。
用户10xxx04
内需都被医疗和住房教育挖空那有余额可言
用户10xxx81
小米汽车不贵?别做梦了,小米苏7都二十万起步
雷哥
品牌溢价,大家都说国产也他妈这么贵,所以说大家都希望国产的都是白菜价,那有什么办法
用户13xxx80
加快培育和拓展非美市场,一定要稳住外贸。
仰望苍穹
资本是流动的逐利的!中国只需要生产,总有商人会把产品进入美国!
五季
只要能打倒老美,咋样干都支持。
五月天
我国不是牛奶生产的太多了,要是老百姓都能喝牛奶,十倍的产能都不够!
火山原野
应尽可能打开国外市场,尤其是美欧日印大市场,赚外国人的大钱才是王道
用户13xxx49
有14亿人口吗?
踏月
我国人口比美国多得多,但消费能力却比它小,我们能当“世界工厂”为什么不能当“最大消费市场”,假如我们少生产点,东西是不是就贵了,挣的钱不少反而会多,人轻松了,钱又多,消费能力增加了,定价权消费规则制定权是不是往我们这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