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陈布雷家里传来婴儿啼哭声,他怒嚷道:“哭什么哭?”一把揪起婴儿,径直走向窗户。一个女人一步冲到窗前,夺过孩子,说:“别扔窗外,邻居知道不好,我到外面去扔。” 信息来源:《陈布雷与杨宏农的悲剧》 王小春,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陈布雷站在窗前,手里紧紧抓着那个刚出生的女婴,眼神里满是愤怒和绝望。 他的妻子杨品仙刚刚因难产去世,这个孩子的哭声像一把刀子,刺进了他的心里。 他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甚至觉得是这个孩子夺走了他深爱的妻子。 就在他准备将婴儿扔出窗外的那一刻,一个身影冲了过来,夺走了孩子。 那是陈布雷的妹妹,她紧紧抱着婴儿,低声说道:“别扔窗外,邻居知道不好,我到外面去扔。” 她的话让陈布雷稍稍冷静下来,但他内心的痛苦并未消散。 妹妹抱着孩子离开了房间,陈布雷站在原地,双手颤抖,脑海中一片混乱。 1919年的秋天,陈布雷的妻子杨品仙在生下第五个孩子后,因大出血不幸去世。 陈布雷与杨品仙感情深厚,她的离世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这个刚出生的女婴,取名陈琏,本应是家庭的希望,却成了陈布雷痛苦的象征。 陈布雷的情绪失控并非偶然。 妻子的离世让他无法接受现实,甚至将责任归咎于无辜的婴儿。 他的行为虽然极端,但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男人在失去挚爱后的真实反应。 陈布雷的妹妹及时出现,挽救了陈琏的生命,并将她带到了外婆家抚养。 陈琏在外婆的呵护下逐渐长大,她的童年虽然远离了父亲的阴影,但父女之间的隔阂却始终存在。 六岁那年,陈琏被接回父亲身边,陈布雷看着这个眉眼酷似亡妻的女儿,心中充满了愧疚。 他给女儿改名为“陈琏”,并尽力弥补当年的过错。 然而,陈琏的成长轨迹却与父亲的期望背道而驰。 她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性格独立,思想前卫。 1937年,陈琏考入杭州高等学堂,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并逐渐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 1939年,她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陈布雷作为蒋介石的幕僚长,一直是国民党的忠实支持者。 没想到,他的女儿却选择了加入共产党,这对陈布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尽管他试图劝说陈琏放弃革命道路,但陈琏的信念坚定,父女之间的分歧日益加深。 1947年,陈琏与丈夫袁永熙因“共党嫌疑”被捕。 陈布雷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亲自向蒋介石求情,最终保住了女儿的性命。 而这次事件也让陈布雷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他无法理解女儿的选择,也无法接受自己与女儿之间的政治对立。 1948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陈布雷对时局感到绝望。 11月13日,他在办公室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陈布雷的死对陈琏打击极大,尽管她与父亲在政治立场上存在分歧,但父女之间的情感却始终无法割舍。 陈琏在父亲去世后,继续投身革命事业。 命运还是没放过她,1967年,她在政治运动中不堪受辱,选择从11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父女二人的命运,仿佛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最终走向了相似的结局。 陈布雷与陈琏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陈布雷在丧妻之痛下的失控,陈琏在革命道路上的坚定,都反映了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父女二人的选择,虽然截然不同,却都充满了时代的烙印。 陈布雷的自杀与陈琏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与复杂。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或许,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归宿,而陈布雷与陈琏的结局,正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1919年,陈布雷家里传来婴儿啼哭声,他怒嚷道:“哭什么哭?”一把揪起婴儿,径直
奇谈社会
2025-03-11 18:23: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