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这波操作,简直是‘趁你病要你命’啊!选在国际局势乱糟糟的时候出兵,算盘珠子都快崩我脸上了。” 1982 年,以色列悍然大举入侵黎巴嫩,挑起了第五次中东战争。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以色列驻英国大使洛莫・阿尔戈夫遇刺,但背后实则是蓄谋已久。 当时国际局势复杂,英国和阿根廷正打得火热,马岛战争吸引了全球目光; 两伊战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而曾经阿拉伯世界的 “带头大哥” 埃及,拿回西奈半岛后不愿再与以色列冲突,以色列觉得有机可乘。 阿尔戈夫可不是一般人,他出身以色列国防军前身 “哈加纳” 的精英部队,又是以色列总理贝京任命的驻英大使。 贝京可是个狠角色,其领导的 “伊尔贡” 制造过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爆炸案,后来还当上总理拿了诺贝尔和平奖。 动他提拔的人,以色列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兵分三路,凭借先进武器和战术,迅速占领黎巴嫩 1/4 领土,“巴解” 武装损失惨重,叙利亚也被波及,苏式战机几乎全军覆没,防空导弹基地被摧毁。 美国里根政府后期出面调停,毕竟美国担心战事扩大影响其在中东的石油利益,还怕苏联趁机介入。 以色列发动这场战争,主要是想摧毁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基地,打击叙利亚影响力,扶植亲以政权。 这背后,还藏着黎巴嫩复杂的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 黎巴嫩身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历史上被多个帝国统治,宗教多元,矛盾重重。 法国殖民时期设计的政治制度,看似公平,实则埋下祸根。 后来二战结束,黎巴嫩独立,经济曾一度繁荣,但最终还是被战争拖入深渊。 这场战争,也让我们看到中东地区局势的复杂和残酷。
“以色列这波操作,简直是‘趁你病要你命’啊!选在国际局势乱糟糟的时候出兵,算盘珠
迎梅看养护
2025-03-13 09:41:18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