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套餐送手机竟被捆绑网贷#【#手机套餐福利诱惑绑定长期消费#】#315骗假不留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13 12:08:35

#办套餐送手机竟被捆绑网贷#【#手机套餐福利诱惑绑定长期消费#】#315骗假不留#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纠纷都和违约金、最低消费有关。运营商推销时只言千般好,却不主动告知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消费者一不留神就“踩坑”。

“2023年6月,电信业务员联系我父亲,说可以免费领手机,父亲很高兴,因为家里手机够用,就商量着折换成了1000多元的话费。”2024年底,她想为父亲更换套餐,才得知父亲已在第三方贷款平台签订了3年协议。

“所谓的免费,实际是每个月先从贷款平台扣费,月底交完话费后再返还。正常使用时钱会返还,确实相当于免费领手机。可这一操作强行绑定了套餐,一旦取消套餐,就会一次性扣除违约金。老人不懂智能手机上的操作,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杨女士说,老人的套餐原本2023年10月才到期,当年6月改新套餐这一操作已经属于提前解约,产生了第一笔违约金。“第二个套餐免费领取的话费本该是2000多元,实际只领取了一半,另一半正是被当作违约金扣除了。”

几经周折,杨女士交了第二个套餐的违约金,运营商返还了第一个套餐的违约金,事情终于告一段落。“维权过程太累了,老人对于很多情况都搞不清,只能吃哑巴亏。”

记者联系了北京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的多家营业厅,了解到每家运营商都有类似的“福利”。例如,北京移动某营业厅推出多档套餐,根据最低消费的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最多为每月最低消费598元,可免费领取4000元以内的手机。北京联通某营业厅将领手机服务和宽带业务绑定,办理宽带业务后购买手机可优惠1080元。北京电信某营业厅推出的则是办套餐可低价购买手机的福利,办每月199元套餐后手机直降2926元。

但在记者咨询过程中,多数业务员都只重点介绍套餐的优惠信息,没有主动告知合约期限和违约后果。记者追问是否还有其他信息需要了解时,业务员仍只字未提,只有在记者明确咨询是否存在违约金时,业务员才进行告知。 (北京日报记者 鹿艺佳 实习记者 成进羽 图源:视觉中国)

0 阅读:4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