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范伟带了300元“巨款”去大连参赛,自己还没花呢,就被巩汉林借走给媳妇买连衣裙了,过了很久,也没还。 范伟是一名声名显赫的表演艺术家,以其在相声和小品领域的卓越成就而广受欢迎。他的艺术生涯起源于他的家乡沈阳,一个与曲艺紧密相连的城市。 青少年时期的范伟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追随这一职业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的艺术道路开启于向陈连仲这位经验丰富的相声演员拜师学艺。在沈阳曲艺团虽然竞争激烈,新学员难以获得录用。他的坚持最终带他到了铁岭,一个新的环境,他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时间,不断地磨练自己的表演技巧。 在铁岭的岁月里,范伟以其谦虚好学的态度广受赞誉。他经常向资深演员请教,努力吸收经验,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对他后来的艺术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铺垫了他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表演者的基础。 范伟的才华不限于相声,他的艺术形式还包括了小品和电视剧表演。他在小品领域尤为突出,通过电视剧和舞台表演,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角色。角色如药匣子、爱充大头的范德彪等,都成为了观众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他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创造出独特的流行语,他的流行语经常让人们对编剧的智慧和范伟个人的创意产生深刻的印象。 范伟的成功在于他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生动演绎,使他能够将文本上的角色转化为舞台上的生动形象。他的表演既有深度又富有娱乐性,能够触及观众的情感,引发共鸣。 时间倒回到1988年,第五届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将在大连举行。要说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在圈里可是一个含金量十足的赛事。沈阳曲艺团对这次比赛自然极为重视,精心挑选了数组选手前往参赛,其中就有范伟与巩汉林夫妇。 赛事进行得如火如荼。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巩汉林和金珠凭借一段《国粹异彩》拿下三等奖,范伟也顺利杀入决赛,成绩斐然。消息传回沈阳,曲艺团上下一片欢腾,大家都为他们高兴不已。赛后的庆功宴上,范伟被巩汉林拉着敬了一杯又一杯,直到两颊微红,话语也开始有些含糊。 第二天是难得的休整日。一大早,巩汉林就兴冲冲地找上门来,非要拉范伟一起逛街。范伟本就不大乐意,可无奈巩汉林的本事实在了得,只得半推半就地应承下来。大连的百货商店里,各式各样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巩汉林和金珠兴致勃勃地穿梭其间,不时停下来端详一番心仪的物件。 突然,金珠的目光被一条连衣裙吸引住了。那裙子剪裁时髦,面料上乘,巩汉林见爱妻心仪,也赶紧凑上前来打听价格,谁知竟要五百元!巩汉林在兜里掏了掏,不多不少,正好二百元。 "小范,借三百块钱给哥们儿,回去马上就还你"巩汉林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范伟。范伟虽然身上确实有三百多块"巨款",平时都攒着给家里,但一想大家都是老同事,就很是大方地掏出钱来递给巩汉林。 几个月过去了,比赛的喜悦渐渐淡去,生活又回归到日常的轨道上。范伟每每想起巩汉林还欠着自己三百块钱,心里就像揣了个燥热的火炉,又急又恼。可他生性腼腆,实在不知该如何开口讨要。 一天,范伟把这事儿跟他姐姐一说,姐姐灵机一动,出了个主意:"你干脆带着礼物,上巩汉林家坐坐,找机会提一提那件裙子,没准他就想起来了呢。"范伟一想有理,当即拿出半个月的工资,给巩汉林的孩子买了个布娃娃,又拎了些时鲜水果,敲开了巩汉林家的门。 巩汉林瞧见范伟拎着大包小包登门,着实有些纳闷。吃饭的时候,他状似不经意地问起金珠的那条连衣裙,巩汉林却只顾着夸裙子款式新颖,面料高档,听得范伟直咬牙。饭后,范伟见巩汉林只字未提还钱一事,只得悻悻而归。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范伟想破了头皮也得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又带上礼物,冒雨登门拜访巩汉林,他打定主意非要问个水落石出不可。 巩汉林瞧见范伟又拎着东西来,还当他是遇上了什么难事,赶忙把人迎进屋里,倒了杯热茶,关切地问他:"有啥难处尽管跟哥们儿说,能帮的我一定帮。"范伟一听巩汉林这话,反倒更不好意思开口了。他讷讷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就是想问问金珠那条裙子的事儿。" 巩汉林一拍大腿:"哎呀我的老范,你不说我都给忘了!这就还你!"说着,巩汉林二话不说,取了钱如数奉还。范伟虽然总算拿回了钱,心里却像灌了铅似的沉甸甸——好像自己才是那个做了亏心事的人。 人们常说,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范伟借钱给巩汉林,是将他当作至交好友,巩汉林虽一时健忘,最终却也并未让范伟失望。金钱从来都不该成为友谊的试金石,因为真正宝贵的情谊,从不以物质来衡量。
1988年,范伟带了300元“巨款”去大连参赛,自己还没花呢,就被巩汉林借走给媳
落叶随风呀
2025-03-13 18:50:25
0
阅读:0